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近20年竟有5次“张爱玲热” 王蒙:觉得有点悲哀

兰亭书童 2010-09-23 热点透析 评论

核心提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曾经一直被人们遗忘的张爱玲忽然开始火起来,这一火就一直火到现在。不过,在张爱玲大热的同时,也有人对张爱玲作品的流行表示不解,作家王蒙曾表示:“张爱玲现在已经快成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了。有那么好吗?我实在不懂。我对目前的张爱玲热很是困惑。”

本文摘自:《北京晨报》2010年9月16日第C03版,作者:周怀宗,原题:《应给“张爱玲热”泼点儿冷水》

今年是张爱玲诞辰90周年,又一波的“张爱玲热”充斥着文化圈,图书出版、话剧、音乐舞台剧等诸多张爱玲的作品被再次发掘出来,连张爱玲自己的人生故事也成了舞台剧的题材。此外,香港还将举办大型的张爱玲纪念活动,包括作品研讨会、书信、手稿展、影视作品展……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曾经一直被人们遗忘的张爱玲忽然开始火起来,这一火就一直火到现在。不过,在张爱玲大热的同时,也有人对张爱玲作品的流行表示不解,作家王蒙曾表示:“张爱玲现在已经快成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了。有那么好吗?我实在不懂。我对目前的张爱玲热很是困惑。”

20年5次“张爱玲热”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张爱玲在“沦陷期”的上海创作并发表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和散文,包括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等,这是张爱玲第一次在国内文学界火热。之后的大约40年,张爱玲逐渐被人遗忘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再次成为流行文化。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表示,“上世纪80年代,先是文学史家发掘出张爱玲,给张爱玲重新定位并将其经典化。接下来,专家的意见被影视传媒吸收转化,张爱玲则被广大读者和观众所了解。”实际上,温儒敏正是“发掘”张爱玲的文学学者之一,1985年北大教师温儒敏和钱理群、吴福辉编写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书中,张爱玲和周作人、沈从文、钱钟书等以前一直未被重视的作家进入了内地文学史。

继文学史重新定义张爱玲之后,各种由张爱玲作品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逐渐被搬上舞台、银幕,温儒敏认为,这是真正“张爱玲热”的开端,“文化商业通过商业机制选择并包装了张爱玲,张爱玲成为上世纪80年代最炫目而成功的文化商品和符号。但要注意,这样被制造出来的张爱玲是一个根据商业原则被过滤了的张爱玲,其结果就是所谓的张爱玲热。”

 


书画频道精彩推荐 

 


 更多精彩图片秀  

 


女星旗袍装大PK 张曼玉经典

 


如梦如画:中秋十大绝佳赏月地 

 ·

高清 揭秘神秘的古埃及壁画

 · 

黄永玉四年级办“美院”自封“院长” 

 ·

 马未都:人在巨富中死去是耻辱

 ·

爱到尽头:梅兰芳给孟小冬多少分手费 

 ·

美女才情:周慧敏的画

 ·

清本《红楼梦图》凸碧堂中秋赏月 

 · 

金庸笔下绝色美女大比拼

 ·

赫本回眸:难以抗拒的艺术诱惑

 ·

徐悲鸿生命中的三个女人

 ·

情爱旋涡:罗塞蒂一生沉缅于病态爱情

 ·

没人敢娶林黛玉(图)

 ·

千古第一情人贾宝玉的悲剧  

 ·

宝钗心术不正 熙凤适合做老婆

 ·

谁给努尔哈赤戴了“绿帽子”?  

 ·

唐玄宗宫女四万 帝王的荒淫德性

 ·

秋日诗画 历代咏秋名诗

 ·

古今十大好色文人 上官婉儿同性恋

 ·

令曹操最钟爱的女子

 · 古代后妃后宫争宠秘诀

Tags:王蒙   悲哀   年竟有   张爱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