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新华网山东济宁9月27日电(记者 华春雨、刘宝森)参加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7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经过两天的跨文明对话,27日在儒学圣地山东曲阜、在孔子诞辰2561周年之际,发出《尼山和谐宣言》,倡导全人类共同构建和谐世界。
这份由与会专家学者签名发出的宣言怀着“对人类现实命运的忧伤”,怀着“对人类共同未来的焦虑”,倡导和谐、仁爱、宽容、礼让、信义;倡导“和谐世界,和而不同”;呼吁“理解尊重”“对话交流”“节俭低碳”“团结合作”;同时祈愿他们的倡导和呼吁能够得到全世界的响应,能够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行动。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美国哈佛大学宗教和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大卫·利特尔分别在尼山论坛闭幕式上宣读了《尼山和谐宣言》的中英文版本。
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6日在曲阜开幕,是以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地尼山命名,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为目的,学术性与民间性、国际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在两天的时间里,尼山论坛共进行了中外儒学和基督教专家学者之间的14场高端对话、学术讨论,进行两种文明之间的对话。
在27日最后一场学术会议结束之后,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宣布首届尼山论坛闭幕,他表示,通过对话,学者们在许多问题上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其中包括文明多元化是人类的共同资产;文明的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不应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是世界交流与合作的动力与起点等等。
他表示,在这次论坛上,与会者没有回避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因为只有知道了彼此的异,才能知道怎样相互接近,才能更好地爱护同,保护异,共存共荣。
许嘉璐说:“两种哲学都是历代人们思考人生和未来的智慧结晶,思考的对象都是人和人所生存的环境,追求的都是人类为了幸福而应该具有的道德,这是二者最大的共同点。”
而专程前来参加论坛,并参与多场学术讨论的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安乐哲则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正在崛起,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在上升,某种程度上,此次论坛在告诉世界儒学的到来,并“将成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构建一种新型关系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