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两位久别重逢的飞虎队老战友 资料图片
久别重逢的飞虎队老战友们 资料图片
新华网武汉10月18日专电(记者 魏梦佳、廖君)66年前,美国飞虎队员援华抗日战争中一架战斗机坠落在湖北省。为保护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物,国家有关部门近日称,计划着手对这架抗日战机进行开掘、修复和保护。
1944年,美国飞虎队队员格伦·本尼达驾驶战机在武汉执行轰炸任务,返航途中遭到日军飞机攻击。战机坠落在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的下凤湖。弃机跳伞的格伦·本尼达被当地村民营救后送往新四军驻地疗伤。为避免坠机遭受侵华日军抢掠破坏,村民们将石块绑在机尾上,使飞机沉入下凤湖中。
近年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联合主办了监利开掘和修护美国飞虎队坠机项目,其中包括前期勘探、环境治理、开掘修复及保护陈列等工作。2008年,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开掘战机,2009年上半年,战机前期勘探工作全部结束。
监利县文化局局长赵更生告诉记者,监利目前已在飞机坠地周围进行了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并编制了打捞战机和建设“中美人民友谊园”的初步规划,希望能挖掘、修护这架抗日坠机,并建立陈列馆和展示馆。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常务副主任李靖说:“这架战机如今不仅成为保存较为完好的美国飞虎队援华抗日的物证,也成为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明年是美国飞虎队援华抗日战争70周年,希望能尽快启动战机的发掘工作。”
飞虎队主要装备P-40战斗机 资料图片
飞虎队主要装备P-40战斗机 资料图片
据介绍,作为重大历史意义的文物,战机的发掘,特别是后期的保护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作为一项社会性公益性的工程,也不适宜大规模依靠商业方式运作。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已投入100万元用于发掘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解决项目资金问题,赵更生说,县里将尽快申报战机发掘作为国家或湖北的文化旅游项目,寻求国家资金支持,以尽快实施战机发掘和修护,目前正按项目的申报程序积极努力。
如今,这架飞虎队战斗机已在水塘中沉睡了60多年。15日至17日,年过八旬的格伦·本尼达在家人陪同下,前来访问监利并感谢当地民众无私的帮助。“我知道挖掘战机是一个艰巨的工程,但我仍然希望中国人民能把它挖出来,让我在有生之年看到这架飞机。”他说。
背景资料:飞虎队
飞虎队,正式名称为美国志愿大队(英文: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简称AVG ),又称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成立,由美国飞行人员组成的空军部队。飞虎队在中国、缅甸等地有效地抗击了日本侵略者,屡立战功。
飞虎队的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克莱尔·李·陈纳德。1937年7月初,陈纳德抵达中国考察空军,几天之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陈纳德接受宋美龄的建议,在昆明市郊组建航校,以美军标准训练中国空军。他还积极协助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并且亲自驾机投入战斗。
1941年,陈纳德以私人机构名义招募美军飞行员和机械师,以平民身份参战。这200多名战士分别于1941年7月和份10月份分两批来华。由于形式上并非正规军,他们的战术研究和训练反而得以自由挥洒。不久,他们在昆明初试身手,首战便对日本战机予以痛击,此后并连创击落日机的佳绩。在31次空战中,志愿飞虎队员以5至20架可用的P-40型战斗机共击毁敌机217架,自己仅损失了14架,5名飞行员牺牲,1名被俘。
飞虎队以其插翅飞虎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机首名闻天下,“飞虎队”的绰号在当时家喻户晓。其后,编入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的飞虎队,除了协助组建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外,还协助中国政府飞越喜马拉雅山,从印度接运战略物资到中国,以突破日本的封锁。这条航线后来被称为“驼峰航线”。在这条艰险的航线上,中美双方3年多共向中国战场运送了80万吨急需物资、人员33477人次,在此期间,航空队共损失563架飞机,牺牲1500多人。而至抗日战争结束,第十四航空队共击落日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和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击毙日军官兵66700名。
飞虎队大多数队员均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嘉奖,有十多名飞行员获得美、英政府颁发的飞行十字勋章。近年来,抗战史实陆续被披露,陈纳德与飞虎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获得了中美人民乃至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不少幸存的原飞虎队员回到中国,执着地寻找当年的飞机残骸和战友遗骨。(背景资料部分根据百度百科等相关网络资料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