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收藏家文章揭露画界内幕被画家索赔500万

兰亭书童 2010-11-21 热点透析 评论

郭庆祥

范曾

范曾作品

    收藏家批评文章揭画界内幕被诉索赔500万

    郭庆祥:我为什么批评范曾

    ◎文/《青年周末》记者 蒋文娟 ◎摄影/《青年周末》记者 吕家佐

    原定于11月9日在北京昌平区人民法院审理的画家范曾状告收藏家郭庆祥名誉权侵害一案,并未如期开庭。当天法庭宣布,由于此案的第二被告——上海《文汇报》提出管辖权质疑而延期开庭。

    因不满《文汇报》鉴藏专刊争鸣栏目发表的批评文章,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南开大学文学院终身教授范曾在9月底将上海《文汇报》和两位作者郭庆祥、谢春彦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向第一被告郭庆祥索偿名誉及精神损失费500万元人民币,要求谢春彦和《文汇报》分别赔偿精神损失费各20万元。此事搅动了中国艺术界的一池秋水,震荡颇为强烈。

    11月14日上午,刚刚飞抵北京的郭庆祥在万达广场某大酒店接受《青年周末》记者专访时表示:“无论此案结果如何,我坚持自己的观点,我发表的几十篇文艺批评文章,包括对画家绘画作品的评价,针对的是整个艺术界浮躁、不求真、流水线作业、自我复制、千篇一律的现象,并无意针对某个人。”

    事件

    千字文惹来万元官司

    ■范曾状告郭庆祥索赔500万

    今年5月26日,《文汇报》争鸣栏目头条发表作者郭庆祥的文章《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不点名地对某位画家进行了批评。

    “现在有一位经常在电视、报纸上大谈哲学国学、古典文学、书画艺术的所谓的大红大紫的书画名家,其实有过度包装之嫌。这位名家其实才能平平,他的中国画人物画,不过是‘连环画的放大’。他画来画去的老子、屈原、谢灵运、苏东坡、钟馗、李时珍等几个古人,都有如复印式的东西。人物造型大同小异,他的人物画虽然写实,但其中不少连人体比例、结构都有毛病……我认为,这位画家的这些大同小异、毫无艺术个性的礼品画,最多只值数百元,但事实上现在却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一幅。这既有辱艺术,也是对收藏家的不公平,伤了收藏家的心……”

    文章批评了某画家流水式作画方式。“他将十来张宣纸挂在墙上,以流水操作的方法作画。你猜怎么着?每张纸上先画人头,再添衣服,最后草草收拾一番写款,由他的学生盖章。这哪是画画?分明是在画人民币嘛。”

    此外,6月24日,美术评论家谢春彦在《文汇报》鉴藏专刊发表《钱,可通神,亦可通笔墨耶?》。文章说:“以卖得火,吹得火,势得牛的范三官人为例,那种仗势霸气,硬而实软,华而不实,稀缺内养,呆板颟顸的笔致,貌似清雅的俗绿恶青,掺了些墨抑或石绿的冷赭肤色,手与足的结构亦并不合理协调的搭配,哪里还有什么好灵魂在耶!”

    文章发表后不久,范曾一纸诉状将《文汇报》及郭庆祥、谢春彦告上法庭,称文章使用侮辱、诋毁的语言,侵害自己名誉权。范曾认为,被告随意贬损原告名誉,侮辱原告人格,导致原告的社会评价降低,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已构成了对原告名誉权的严重侵害,并给原告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在诉状中,范曾向郭庆祥提出了高达500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并要求报社登报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精神损失费20万元,谢春彦赔偿20万元。

    范曾表示 ,在没有事实根据的情况下,郭庆祥等人的文章主观武断,横加指责,使用侮辱性语言,直接攻击其人品、作画方法、创作意图、作品价格等。

    对此,文汇报社代理律师富敏荣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在发表被诉的文章时,报社尽到了审查义务。富律师认为范曾作为知名“公众人物”,应当容忍社会公众对他的不利评介。更何况,文章没有超出文艺评论的范畴。

    本报记者一直未能与范曾取得联系,记者在联系他的过程中得知,11月初范曾因事前往巴黎,诉讼的事他已委托给了律师。截至记者发稿,范曾没有接受相关采访,也未对此案作出任何回应。

    ■郭庆祥回应:我的意见是对的

    收藏大鳄、著名收藏机构玥宝斋的老板郭庆祥是在10月中旬收到这一纸传票的。他没有想到,半年前发表在《文汇报》上的那篇不到2000字的文章竟然惹来一场“500万元”的官司。

    郭庆祥对范曾诉讼的态度是:“对正常的文艺批评,他的反应这么激烈,容不得别人的批评,自己对号入座,说明他承认了我所说的现象在他身上是存在的,也说明了我的批评意见是对的。”

    针对范曾“没有事实依据”的质疑,郭庆祥还做了详细的回应,11月12日晚,郭庆祥发给《青年周末》记者一份电子文本《答记者问》,文中描述了这样一段往事:

    1995年荣宝斋业务经理米景阳找到郭庆祥,称他的好友范曾在法国购买了一处房产,因没钱支付房款了,请郭庆祥帮忙购买范曾200张画,价格为人民币4000元/平方尺,每张为3平方尺,单价每张为人民币12000元。当年的郭庆祥给了米景阳一个面子,订购了范曾200幅中国画、100幅书法(书法每幅1000元)。当时郭庆祥初涉艺术品收藏行业,对范曾不太了解,给他的感觉买这些画就像买布料一样论尺卖,心里不是很踏实。

    事情定下后一个月左右,范曾就画完了100张作品,并已装裱完毕。郭庆祥有些奇怪,一个画家怎么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能画完这么多作品并已装裱好?

    郭庆祥抱着疑问到了范曾在北京日坛公园内的画室,来看他后100幅的作品。到画室一看,很多3平方尺的宣纸都用吸铁石整齐地吸在画墙上,“老子出关”、“钟馗”、“达摩”等题材几乎和前100张没有什么两样,都是这几个人物造型来回组合。工作现场就像是工厂车间的流水线,自己复制自己的作品,已和印刷品没有什么区别。郭庆祥觉得他的这种程式化、模式化的制作过程既不是一个艺术家的创作,甚至不如一个美术工作者的水平,简直就是画匠的商品画,是一个工匠的简单劳动。

    范曾的书法,郭庆祥也发现像商标一样,如同设计出来的文字,没有一个艺术家的创作情感,和艺术也就没有任何关系。

    了解了这200幅画的内容和制作过程后,郭庆祥认为作品题材重复过多,就叫负责购买范曾这批画的朋友赵刚拿了其中数十幅作品要求范曾换一些新的题材。几天时间,就换回了一批范曾花卉和花鸟题材的作品。郭庆祥看到后说:“这不是临摹李苦禅的吗?我不要!”要求重新再换,最后还是留下了十几张花卉作品。

    “后来我觉得这批字画价值不大,就陆续全部处理掉了。尽管其作品现在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一幅,但我并不后悔,因为长远看,这些作品是经不住考验的。”郭庆祥认为,艺术家不能将自己的水平夸大宣传,其作品也不能一味去迎合市场和大众的趣味。

   1 2 下一页  

Tags:界内   收藏家   索赔   揭露   画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