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近日范曾与收藏家郭庆祥的名誉权官司,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今法院尚未开庭,口角之战似乎正在升级。自本报上期(11月21日)对此事进行报道后,读者表示出极大的关注,均表示希望了解事态的进展,不少读者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郭庆祥先生也特地投书本报,再次评价他眼中的范曾。
本报将持续关注这场不断升级的官司和口水战,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公众讨论和艺术圈的反思。(所刊登的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范曾 一个伪善的表演者
□郭庆祥
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范曾自述》(著者:范曾,2010年10月第1版)一书中,在第45页记录了以下这段文字,读来令人惊愕: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向中国无条件投降,人类历史上最惨酷的一场杀戮告终。曾在日本国民中被谎言所掀起的‘圣战’热情跌至冰川谷底,平民在瓦砾和废墟中哭泣,而那些暴虐而刚愎的军人们,则在沮丧和羞辱中切腹自尽。
这一天在东北沈阳有一栋日军长官们居住的楼房,在一阵轰天价响的火药爆炸声中坍塌,其中有几十名军官和太太们在烈焰中灰飞烟灭。他们是引决自裁,其死固轻如鸿毛,为中国人民所不齿,而在日本人看来,却不失悲壮。他们的名字在今天日本的靖国神社中被供奉,其中有楠莉的父亲和母亲。”
这段文字是范曾对其现任妻子楠莉身份的特别交代。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其妻楠莉是侵华日军军官的遗孤,其父母因战败而自杀,并被供奉于靖国神社。
从字里行间的叙述中,我个人认为,范曾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介绍其岳父母的。对于那场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和伤痛的侵略战争,范曾在文中似乎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以“悲壮”来形容那些战犯之死。无疑,范曾是用日本军国主义和右翼势力的思维方式在解读这场战争,是对中国人民民族情感的严重伤害。历史已经证明,这场战争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或是在全世界范围的定义,都是彻彻底底的反人类的法西斯侵略战争。但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烧杀掠夺的行径,在范曾这里却被粉饰了。范曾炮制出一个和日本战犯沾亲带故的身份,其居心何在?难道是为了得到日本某些势力的怜悯能在日本多卖出几张画吗?范曾夫妇是否因为有这样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战犯亲人,就因此有理由去参拜靖国神社?
在我看来,范曾在文中表现出的既无良心又无正义感,也毫无民族尊严的立场和措辞,完全暴露了其虚伪的面目,把中国人民的民族气节、爱国热情视如儿戏。
我拆穿范曾这些虚伪的面目,就是要让全体中国人民了解:无论其妻身份的真假,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去国,以及数年后的回国,他始终是一个政治上的钻营投机分子。他的人生精力和心思根本就不在绘画创作上,也和艺术创作没有任何关系。真正的画家乃至艺术家,都是需要有真切的爱国情怀和为艺术探索献身的精神的!
我们的社会需要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而不是在社会上自吹自擂的“伪国学家”和“伪艺术家”。范曾在大庭广众下的“表演”和所作所为充满着欺骗和伪善,如果由他放纵而为所欲为,那真是我们文化的悲哀和不幸!
一触即跳 有失风度
□弘之
收藏家郭庆祥因发表《艺术家还是凭作品说话》一文,被画家范曾告到法庭,索赔500万元。此事近来很是惹人注目,说三道四者众。
一篇文章何以惹上官司?细读郭文,是就国内有些画家“流水线作业”,不讲求艺术品质、大量复制自己作品的现象所作的批评,文中并未指名道姓,而范曾“对号入座”,认为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
在笔者看来,这本是很正常的文艺批评。而且郭文直指文坛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似这般一针见血、切中时弊的批评文章,少而又寡,寥若晨星,有振聋发聩之感,该为之叫好才是。当下,文艺批评的不景气是不争的事实。商业的原则渗透到文艺批评,使批评失去了胆气和锋芒,变了味。君不见,不痛不痒、溢美隐恶的评论,比比皆是。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最典型的就是无穷无尽的作品讨论会,最终沦为与会者的捧角会”。这种“批评”完全丧失了批评家应有的职业道德,让人心寒。惟此,才愈发显现出郭文的难能可贵。
文艺批评贵在说真话,激浊扬清,别裁伪体,让批评发出真正有力的声音,让批评有是非观、价值观和鲜明立场。若是名为批评,实则温吞水、挠痒痒,哪叫什么批评?而对待批评,当有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的胸怀。若是一听好话,就颂歌盈耳乐陶陶,听几句批评,则拉下脸子,甚至大动肝火,一触即跳,这种现象未免不大正常。这实际上是狭隘、虚弱的表现,既缺乏对他人表达权利和自由的尊重,也有失豁达。
国人向来崇尚“君子”的品格,谨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格言。能否包容不同意见,检验着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检验着一个社会的开明与自信。别人的言论,本来是形诸文字,见诸报端的,白纸黑字,尽人皆知,孰是孰非,自有公论。事实胜于雄辩。如果你觉得“人言”不是那么回事,甚或“无中生有”,尽可写文章道出真相嘛,或者风度翩翩地“走自己的路,让人家说去吧”,何必怒火中烧,非得给批评者加上个“侵害名誉权之罪”不可呢?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本当胸怀坦荡,容人纳言。画家范曾对收藏家郭庆祥的批评反应如此过激,不得不说有失理性。而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时下有些名人玩得最娴熟的技艺,就是动辄闹上法庭,虽然自己糟蹋了自己名誉,那伪名誉下的龌龊,别人却也须讳莫如深,否则便告你攻击名誉,与你对簿公堂。我以为,经常侃侃而谈“国学”的范先生还是拿出点反思的雅量,容人容言、虚己以听为好。艺术家还是得凭作品说话,如果自己行得正,艺术价值响当当,那就“人言不足恤”。
因为书画批评而诉诸法律,此事再次警醒我们,营造一个开展正常文艺批评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对于匡正文坛时弊,甄别艺术美丑,繁荣文艺创作,是何等的重要!
范曾与书画界的恩怨情仇
□李秀卿
“一幅画轻易可以卖到数百万元,受到书画市场疯狂追捧、被称为现代书画界海派大师的画家范曾,一生却有着令人费解的巨大反差——他名满天下,却在道德上为人所诟病;他与书画界众多名流,甚至自己的老师反目成仇。
到底是文人相轻,还是因为范曾“太狂”的原因呢?
今日的范曾早已名满天下,但让很多人费解的是,他跟书画界的众多大师级人物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情仇。
黄永玉是范曾的老师,但学生却给老师画了一幅“狗头”——洋人牵着一条狗,头上戴着山姆大叔式的帽子,上面写着黄永玉。这幅对老师极尽羞辱的画当时就刊登在一个公开出版的杂志上。自此,范曾与黄永玉反目成仇。很多年过去了,范曾至今还偶尔发表文章讨伐80多岁的黄永玉,广为流传的一篇是《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
范曾批评黄永玉的画作“巧密有余而睿智不足,停留在艺术的浅层智慧,而无佛家所谓的深入法性的‘如有智慧’。他早期的木刻作品极尽工细而殊乏醇厚内涵,善用刀法变化而不善用黑白对比,尚不能见彦涵、古元等大师项背,不可在一流版画家中厕身”。
他认为黄永玉的画呆板写实、荒诞变形,既无色彩、亦无线条,“等待着黄永玉会渐渐入门。”
著名画家李苦禅同样是范曾的老师,不过这种师徒关系也最终破裂。其原因何故众说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苦禅先生在辞世前的最后时刻说:“没有范曾这个学生。”并特意交代,自己死后拒绝范曾扶灵。
1983年6月,李苦禅去世。范曾前来参加葬礼时,李苦禅的夫人、子女及弟子拒绝他给苦老扶灵。李苦禅的弟子、当时健在的国画家万兆元看到范曾在门外的尴尬情景,就让范曾参加了葬礼。
已经辞世的吴冠中是经常被拿来与范曾相比较的画家。吴冠中提出“笔墨等于零”的观点在艺术界引起争论,范曾是反对者之一。
吴冠中认为,点、线、块、面都是造型手段,每种颜色都可渲染无穷气氛,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品评孤立的笔墨也没有意义。
范曾在《黄宾虹论》中说:“有以为中国画笔墨等于零者,其用笔之浮而躁,如春蚓之行于草,秋蛇之绾于树,鄙陋浅薄,厚诬国画,无视权威,诅咒徐齐,实可鸣鼓而攻。”
随后在《八大山人论》中,范曾又说:“繁采与水墨是有些不共戴天的,失败者包括精于水墨的张大千,也包括步其后尘而泼采诸公,更包括什么也不是的咒骂笔墨等于零的中国画坛现代派‘先驱’某人。”
链接
争议范曾200件作品赶集秋拍
今年秋拍中国嘉德、金懋国际、红太阳、远方国拍、北京印千山、金仕德等拍卖公司共有200多件范曾作品上拍。据雅昌艺术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秋季范曾作品的价格为10.8万元每平方尺。
在众多的拍卖中,仅中国嘉德就推出40多件拍品。据中国嘉德预展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次范曾专场的作品集中创作于1989年前后。同样是范曾所作名为《老子出关》的作品,在今年秋拍中,中国嘉德上拍一幅作于1989年的作品,估价10万到20万元;金懋国际上拍一幅,估价6万元;中贸圣佳成交一幅2009年作品,估价6万到8万元,成交价6.72万元。记者注意到,在2008年北京荣宝斋57期艺术精品拍卖会中,就有一幅作于2002年的《老子出关》以57.2万元成交。
“我不太懂范曾的画,不过我感觉不同画中的人物看着都挺相像的。”在嘉德范曾书画专场参观的张女士说,“看这达摩、伯夷叔齐、竹林七贤,几位老者眉眼、神态都有些相似。”
中国嘉德秋拍的预展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而范曾等三个书画专场的预展则是在距离北京国际饭店几百米处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行。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办的预展参观人数众多,与此相比,范曾专场的预展则显得有些门庭冷清。
尽管范曾的作品存在一些争议,但追捧范曾作品的投资收藏者也并不在少数。
摘自《华夏时报》 季小舟
猜你喜欢
- 2015-03-15 范曾书画专场开拍 作品最高估价突破500万
- 2015-03-15 郭庆祥让范曾名利双收
- 2015-03-11 资本大鳄刘益谦:一幅“齐白石”净赚 3.5亿
- 2015-03-11 郭庆祥让范曾名利双收
- 2014-12-30 提笔意在天下,胸中自有乾坤
- 2014-11-27 范曾艺术馆南通开馆 图
- 2014-11-21 范曾主讲“记者大讲堂”
- 2014-10-24 墨缘斋主张建忠:提笔挥毫书显书法大家风采
- 2014-02-21 范曾手绘《琴棋书画》邮票发行
- 2014-02-19 2013范曾新春书画展在北京荣宝斋举行
- 搜索
-
- 05-12关于中国书法家协会入会申报的声明
- 02-252016墨淘网当代书画作品微信拍卖会拍品征集四月底截止
- 04-28行云流水 指到书成——记指书书法家方庆云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将公开发行
- 04-13书法家方庆云:闽海翰墨公益心
- 04-03“星星点灯,艺术助学——关爱自闭症儿童”捐赠仪式在福州隆重举行
- 03-15李克强:中国完全可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 03-15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 03-15众明星出席济南慈善拍卖活动
- 03-15国防部:缅军机再越境将坚决应对 缅方承诺追责
- 34892℃中国书法家协会简介
- 25479℃中国书法家协会领导名单
- 22599℃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单
- 19916℃中国书法家协会五个专业委员会名单
- 18569℃林岫当选为主席 北京书协新一届理事产生
- 15460℃首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决赛获奖名单
- 14861℃首届电视书法大赛大赛介绍
- 11614℃中国书协召开“兰亭奖”工作会议
- 7815℃中国书协2003年工作设想
- 6801℃第二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征稿启事
- 04-28行云流水 指到书成——记指书书法家方庆云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将公开发行
- 04-03“星星点灯,艺术助学——关爱自闭症儿童”捐赠仪式在福州隆重举行
- 05-30《国际少儿书画作品集》5月底正式出版
- 03-11李延声委员:可对高考时用毛笔写作文的学生加分
- 02-25书法是传统文化还得继承
- 02-25聚焦大运村 “中国风”成为学习热门
- 02-25艺术收藏再发新枝 中国书法市场正稳步上升
- 11-25多少钱一“尺”?中国书画领域的通病
- 11-25韩剧穿帮将隋炀帝身后屏风设为毛泽东诗词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