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亚运和亚残运会时,作为广州的会客厅,陈家祠接待了包括亚奥委主席在内的数十万中外游客;后亚运时期,陈家祠能否继续惊艳?昨日,市人大代表一行视察到此,陈家祠馆长开口“求”地:守着2万藏品,陈家祠独缺展馆。
陈家祠:库房藏宝
昨日,市人大代表一行视察到荔湾,首站便到了陈家祠。亚运前“修旧如旧”,并建成陈家祠文化广场,亚运至今接待了数十万游客,馆内展示的广府文化精品,震撼了不少参观者。
在陈家祠的藏宝之地——库房,工作人员从柜中搬出5件馆藏珍品给代表们看,有清代牙雕扇、青花瓷等。当陈家祠的“镇馆之宝”——一个元代青花瓷瓶亮相时,代表们的眼球立即被吸引了。“10多年前,就有香港文物专家估价,这只瓶值3500万元”,馆长李卓祺介绍。“这是珍品来的,要好好收藏,”熟知文物的人大代表黄永光说。
不过,在库房转了一圈,代表们心疼“宝贝”藏在库房挑起刺来:“这些木柜子适合保存这些宝贝吗?”“不用电脑控制温度,库房温度能否得到保证?”……
“像这些珍品,只能被锁在柜子里,没有地方摆放。”馆长李卓祺向代表们解释,陈家祠2万件藏品,近3000件是国家级珍贵文物。但由于展馆有限,藏品多被搁置在600平方米的库房中。以陈家祠现有场地,每年所展示的不到全部藏品的1/20。
代表:后院可建馆
“一定要有地方陈列展览政府花了很多钱回收来的文物,还有很多私人捐献,不能展出是对文化的浪费。”代表黄永光深感现时的陈家祠文物,保护和展示两个条件都未得到满足。
李卓祺将代表们带到陈家祠的后院,隔着围墙,馆外有5000余平方米解放前所建民房。据介绍,此处已被划入陈家祠文物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的红线范围,但根据相关规定,这里只允许建跟文物保护有关的建筑。
“希望能在后院建一个珍品馆展示藏品,”李卓祺说。据介绍,这一工程系陈家祠二期规划,受到资金和拆迁制约,一直未能实施。他希望这一规划能纳入广州市文化部门此次“文化强市”的整体规划中。“有人说,广州文物景点有星星,没月亮,我们陈家祠很想成为这个月亮,作为文化的体现。”
他的这一请求立即得到了人大代表们的响应。“还需要多少地,你自己要提出要求,”代表苏晋中说。
“应对库房这些藏品,至少要3000平方米才够,”李卓祺说。
“要考虑博物馆的发展,估计5000平方米才够,”一名代表当即表示。(文/刘雪、周荣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