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慈竹大批死亡 中国书画纸之乡现纸荒

兰亭书童 2011-07-08 热点透析 评论

  自从5月组团去北京参加了第27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作为“中国书画纸之乡”的夹江县,却面临愈发紧张的“纸荒”。

  这两天,乐山夹江县福华纸制品厂厂长张焱华有点发愁。“不是因为书画纸的销售问题。6月份才接到台湾客户十几万元的订单。”

  那他在愁什么?

  原来,接到了订单,但原料纸供应却跟不上。

  张焱华说,夹江本地市场几乎无原料纸可买。6月底,他在乡下租了几亩地,投资逾100万的造纸厂正抓紧建设,争取早日完工投产。

  张焱华的烦恼在乐山夹江众多纸商中不是个案。自从5月组团去北京参加了第27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作为“中国书画纸之乡”的夹江县,却面临愈发紧张的“纸荒”。

  乐山夹江纸历史悠久,怎么现在突然会出现“等纸下锅”的尴尬呢?

  原因一

  重要配料慈竹大批死亡

  “参加一次博览会,知名度就提升一次,书画纸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比去年上涨了50%左右。”今年5月,包括张焱华在内的夹江20余户书画纸生产厂家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300余名经销商,携各种规格、档次的“夹江纸”组团赴京参加第27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深刻感受到了国家级“非遗”品牌带来的无限商机。

  据统计,展览期间夹江18家企业与商家达成定购合同金额1000余万元,对港、澳、台贸易总额200余万元。

  然而,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夹江书画纸行业主要为安徽的毛坯的“宣纸”工艺贴牌生产。用原料纸做纸坯,在染纸、木版印刷、帖札、装裱、纸札等加工环节,保持着夹江传统的雕刻水印、熟宣加工工艺。市场份额被“徽宣”垄断,目前,夹江部分书画纸企业仍以“徽宣”冠名。其书画纸的品种已达240余个,年产量5000余吨,年产值2.4亿元。

  伴随着“夹江纸”的崛起,夹江年画也重新活跃起来。夹江年画以夹江竹纸为载体,一般经六次套色印制而成,全手工操作。2008年6月,夹江年画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样一来,一张“夹江纸”集两项国家级‘非遗’为一体,为重新叫响‘夹江书画纸’品牌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该县文化局副局长张磊表示。

  销量看涨,使得“夹江纸”对原材料的需求剧增,而从2009年开始,夹江书画纸的重要配料慈竹大批死亡,新栽种的竹子尚未成熟,“这是夹江纸出现原料荒的原因之一。”张磊分析。

   1 2 下一页  

Tags:国书   画纸   之乡   死亡   现纸荒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