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另一个维度来看待新媒体艺术(图)

兰亭书童 2011-07-12 热点透析 评论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

  “不再简单地以媒介和材料来界定是否是新媒体艺术,找到另一个维度来看待新媒体。”作为2011年第六届“中法文化之春”核心活动之一,6月28日在上海华侨城苏河湾艺术馆开展的中法媒体艺术项目“感知增生”,尝试将两种来自不同文化的感知呈现给观者。中法艺术家的不同观点通过28件作品进行对话,探讨在数字革命中人和环境的关系。8月12日至9月11日,展览将由主办方华·美术馆移展至深圳。

  维度

  作为中法媒体艺术的交流展,策展人反复被问到一个问题:两地艺术家的作品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差异?中方策展人颜晓东说,2010年他在比利时参与策展“完美幻觉——中国、比利时媒体艺术交流展”时,也有类似的提问。“如果一定要对比,我觉得法国艺术家的作品很多有一种戏剧性在里面。我不是指情节,而是艺术家对媒体的应用方式、形式转换以及审美态度。中国和法国的新媒体现实不一样,法国的特点是生态更丰富,贯通性比较好,比如音乐、文学尤其是剧场文化非常发达,有些东西就是在这种跨领域的交叉当中产生的,另外艺术家之间的交叉合作也比较多,一个做行为艺术的人可能和一个做装置的人碰撞出火花,然后一起创作展示。这次的很多作品都能反映这个特点。”他说。

  皮耶瑞克·索林(Pierrick Sorin)的4件《迷你全息剧场之伟大的科学发明》糅合了全息技术创作,艺术家通过各种特效、不同的角色和表演向电影大师乔治斯·梅里耶致敬。他搭建的“光学剧场”借鉴19世纪表现鬼魂浮现之景的舞台特效,将影视人物投射在迷你布景中,从“个人面部整容师”、“真人隔空幻移术”到“在黑胶片上跳舞的男人”,那种略带忧伤的滑稽有法国喜剧的影调。安托尼·施密特(Antoine Schmitt)的《黑色像素》是一件室内装置作品:无数跃动的光像素点投射到挂有黑色画布的展厅墙面上,构成不断变换的图形。像素点在墙上四处游荡,唯独巧妙地避开那一小块黑色画布。艺术家以这幅作品纪念自己的第一幅成名作品——《白色像素》,同时也是向大师马列维奇的《白底上的黑色方块》致敬。

  在颜晓东这里,展览有两个线索:感知感官 当下正在发生的媒体变革。他认为媒体变革带来的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化。“‘增生’(Augment)是我们从生物学里借用过来的一个术语,原指细胞通过分裂繁殖而数目增多的现象,这种现象有可能是好的生理性增生,也有可能是不好的病理性增生。感知比较能够反映新媒体的特点。最初我提出用‘官能重构’(Remaking)——用熟悉的感官去感受你不熟悉的世界,同时我也希望这个词指向知识重构。”

   1 2 3 下一页  

Tags:维度   看待   媒体   艺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