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追问宋代哥窑瓷器被损事件 新华社记者专访

兰亭书童 2011-08-01 热点透析 评论

    这是一次气氛严肃而沉郁的采访。

    采访主题:国家一级文物、宋代珍贵哥窑瓷器在故宫科研中被损坏。

    采访地点:7月31日15时故宫博物院。

    受访人物: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事故调查组组长陈丽华;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娄玮;故宫博物院院长助理、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冯乃恩。

    以下为故宫有关领导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采访内容:

    记者:首先想知道,从专业角度讲,这次事故是不是一个低级错误?

    苗建民: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建立于2005年,这台设备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在使用,当事人经常使用该设备,而且是最早接手这台设备的人之一。去年我们开始做宋代5大名窑的官窑检测工作,共检测了50多件完整器物,没有出现问题,非常顺利。通过科学的检测,还发现其中7件器物跟以前认识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有了进一步进行研究的计划。今年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哥窑的检测工作。遗憾的是,在操作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生了失误。

    记者:这个失误怎么发生的?

    苗建民:是这样的:检测仪器中有一个很大的样品台,把器物放在样品台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样品抬升到一定高度进行调焦。由于操作的科研人员输入数值出现问题,导致仪器内的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使瓷器受到挤压被损坏。

    记者:能介绍这种检测仪器吗?

    苗建民:这是美国EDAX公司生产的,我国至少有七八家机构都选购、采用了这台设备。在国内算是比较普遍。

    记者:进行这种一级文物检测的科研人员需要具备怎样的资质?事故当事人是否具备这种资质?

    苗建民:这是一位理工科毕业的硕士研究生。2004年就来到这个实验室,进行过正规的培训。相当一段时间都是她来操作这台设备。其专业技术职称是中级。由于我们实验室2005年才组建,她是第一批来实验室工作的,算是资深。去年50多件古瓷的检测她也参与了,没有出现过情况。

    记者:为什么这次会出现操作失误?

    苗建民:这个有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是,仪器上也还有可根据故宫的特殊需求改进的地方。例如,这台仪器在输入一个数值后,没有再次确认的功能。就像手机要删除一条信息,会提示用户是否真的要删除,但这台仪器没有这个功能。但我们还是认为,应该从主观上找原因,是我们自己操作失误造成的。当事人很痛心,这不只是个人要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这件文物是故宫收藏的一件珍贵瓷器,由于我们的失误造成永远的损失,这恐怕是无法弥补的,大家非常痛心。不光是当事人,我作为部门负责人,也非常自责。

    记者:这件被损文物定为一级乙,这是什么概念?破损程度如何?能修复好吗?

    娄玮:按照国家规定,珍贵文物分一、二、三级。一级文物是其中最珍贵的。故宫博物院又把一级文物具体分为一级甲、一级乙。只要是够一级,就是非常珍贵的。我们院共有63件哥窑文物,其中57件是一级品,包括一级甲和一级乙。目前这件文物破损成6瓣。破损情况虽然有些复杂,但修复应不成问题。国内对陶瓷修复有很丰富的经验,不只是故宫博物院,还有上海博物馆等文博机构,都有很成熟的修复经验。

    记者:网民质疑故宫此事有瞒报之嫌。你们为何没有很快上报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

    陈丽华:网民的质疑可以理解。因为这次事故的发生,既有人的因素,也涉及到机器的使用。我们在事发第一时间要求立即停止检测工作,要求对所有仪器进行检查、测试。复杂性就在对机器的测试过程上。如果可以简单断定为操作人员的失误,这会造成一定的后续问题。当事人当时的直觉是,输入的数值没有问题。因此,必须进行检测,对她输入的数据反复进行模拟……每做完一次,都要进行讨论,并请来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科技考古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进行相关分析、讨论。最后断定是人为操作失误。我是调查组长,院里要求我一个月内一定要把事实调查清楚,这期间,我很着急。但过程是复杂的。

    苗建民:因为当事人输入的数据在电脑内部没有直接记录,我们只有想方设法查资料,找可以间接反映这种情况的有关记录。院里成立了事故调查组,我们也成立了技术层面的类似调查组。通过不断地模拟、复制测试过程,在事实面前,当事人认识到是自己错了。

    宋纪蓉:这是故宫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既牵涉到文物的损坏,又牵涉到仪器,涉及到人。遇到这种新的情况,院里很慎重。我们是很严谨地按照科学的态度把事情调查清楚,以谨慎的态度处理这个事情。

   1 2 下一页  

Tags:宋代   瓷器   新华社记者   追问   专访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