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揭秘文物鉴定乱局:“互不拆台”成潜规则

兰亭书童 2011-09-21 热点透析 评论

名为《人体蒋碧薇女士》的争议画作

  揭秘文物市场的鉴定乱局

  谁来为文物鉴定正名?

  一张连“伪作”都算不上的学生习作,竟然成了徐悲鸿的作品进入国内知名拍卖公司的殿堂,高调地拍出7280万元的天价!两件随便找来一些玉片串起来的所谓“金缕玉衣”,就被几个著名专家“评估”为24亿元。这不禁令人慨叹:艺术品和文物鉴定的水到底有多深?

  谁来为文物鉴定正名

  近来,“金缕玉衣骗贷案”、“徐悲鸿假画事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此前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里经过专家鉴定的唐代“壶王”,也被指为赝品;不久前,曾经创下近现代书画拍价新纪录、以4.225亿

  元成交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也被有些业内人士怀疑为赝品……

  然而,还不止这些。不久前,北京一位藏家刘先生花387万元,从故宫博物院著名陶瓷鉴定专家毛晓沪手里购得“宋代汝窑碗”一只,还附带一份由“中国文物鉴定中心和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中心”共同出具的真品鉴定证书。然而,此碗却被五位故宫陶瓷鉴定专家当场指出是假货。目前,刘先生已经向法院起诉,以维护民事方面的权益;一件在收藏品市场上以不到500元价格出售的瓷器,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家鉴定机构经仪器分析检测后认定为“西晋真品”,这家鉴定机构从2009年以来已经鉴定出三四千件“真品”……论及近年来出现在艺术品市场上大量的天价赝品,更是数不胜数。

  虚假鉴定文物,狮子大开口乱开天价,出具鉴定证书让一般藏品穿越朝代、以假乱真,这是目前鉴定队伍中出现的乱象之一,却足以对成千上万的收藏者造成伤害,也让藏家们陷入信任危机,某些“鉴定师”在世人眼里大失公信。这不禁让人担心:“谁来为文物鉴定正名?”

   1 2 下一页  

Tags:拆台   互不   文物   潜规则   揭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