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演艺明星贵价书画值不值?

兰亭书童 2012-04-23 热点透析 评论

  赵忠祥、倪萍、朱军、杨澜、赵本山、董浩、姜昆、唐国强、陈道明、卢奇、张铁林、郁钧剑、丁武、周杰伦、王小丫……主持人和演艺界明星涉足书画创作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他们不仅在小圈子内切磋心得,交换作品,也在公众场合办展览、上拍卖。而且较之许多专业画家,价格似乎还不错。比如周杰伦的版画作品开出5000元一张;张铁林的一幅“润物无声”书法作品拍得8.5万元;陈道明的一件书法作品拍得35万元;赵本山的“龙腾凤舞”书法拍得92万元;倪萍的一幅水墨画以118万元成交……虽然这些拍卖多数因带有慈善性质而不能作为市场行情的参考,但从平常情况来看,这些明星的书画作品开出万元以上甚至数万元的价码并不稀奇。那么应当怎样看这些“明星书画”?是什么在牵引它们的市场销路,拉动它们的价格走势?对于收藏者来说,投资这些作品机会几何?或者说应当抱着怎样的心态?

  文:本报记者 卜松竹

  通讯员:向星 游江

  卢延光:

  原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市美协主席

  功利和炫耀遮掩明星书画价值

  倪萍画作

  对于明星书画的“市场效应”应当怎么理解?卢延光认为它们有其价值,至于能不能“提升艺术上去”,现在还很难说。这个不仅要靠努力,还要靠个人的“觉悟”。像达芬奇那样博古通今,在各个领域内都达到顶尖水准的天才,几百年一遇,不可能以之要求当下的人物。现在从事书画创作的演艺界明星或者其他名人,还是票友居多,只是玩一玩,暂时还达不到有开创性的地步。

  不过卢延光表示,“我是比较赞赏这种东西,每人多一门(技艺)总是好的。”但是能不能有“文人画”那样的创举,不乐观。古人有研习“六艺”的传统,从小就朝着这个方向严格训练,不断修养,不断提高。因此苏轼、文同这些人从其他身份跨入艺术领域就显得很自然。而现在这种传统丢失了,书画界之外的名人要迈出这一步,就要比古人花更大的力气。而对于任何想要在书画上达至高深境界的人来说,也需要重新回归古典,返身传统。这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对于明星书画的市场价值,卢延光则认为可以理解,“我在上世纪90年代去美国,发现纽约一个城市能养起3万个画家,这个需求有多大?我们恐怕一千人也养不起。他们什么样的画都有,什么样的需求也都有”,并不是有钱人才买画,寻常人家也会买一些挂在家里。因此他们不会去在乎这个作者是不是个明星,喜欢就买,“艺术不是拿来找钱的,是拿来养让自己舒服的”。欧美人有这种艺术教育的传统,从小就浸泡在艺术的氛围中,每周或每个月要去美术馆,这样形成的习惯影响一生,也成为社会风尚。但在中国,目前多数人买画还是为了赚钱,收藏期待增值,因此总认为要有了钱才能玩,远远未到普及的阶段。在这种心态下,买明星画作,往往成为一种炫耀的需要:你看我认识某某名人,能搞到他的画,或者你看我多有钱,能花大价钱买到某某的画。功利心态和标榜之风贯于其中,不是从审美角度考量,会让人看不清明星书画的实际艺术价值。

  卢延光认为明星的带动效应有其正面价值:“赵本山写书法不好么?他有创造力,有兴趣,也许想问题就是比其他人高。”他们能够吸引一大批人,特别是中产阶层进入书画市场。

Tags:演艺   书画   值不值   明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