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寒假期间,博物馆为何冷冷清清?

兰亭书童 2013-02-08 热点透析 评论

  寒假,本该是中小学生参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的高峰,然而,很多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却仍人流稀少。上海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10余家,有一批处于“冷冷清清经营”状态。这一现象也引起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关注。

  无配套,博物馆再好也不会常去

  1月27日,今年寒假的第一个周末,家住上海市闵行区的蔡小姐带孩子参观中国航海博物馆。为了避开参观客流高峰,他们特意一早出门,驾车经过闵浦二桥后,沿着南芦公路行驶了一个半小时,终于看到一座外形酷似帆船的建筑物——中国航海博物馆,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

  来到博物馆前广场,蔡女士发现,售票处即到即买,根本不需要排队;踏进博物馆大厅,一艘完全按照古代工艺制作的福船映入眼帘……一家人迫不及待地登上福船。“因为游客稀少,船上的工作人员主动给我们讲解福船的历史和结构,原来,这艘福船是我国古代四大船型之一,也是郑和下西洋所乘坐的宝船的船型。”蔡女士说。

  参观完福船,工作人员主动引导他们去孩子们喜欢的互动展厅——船舶模拟驾驶室:随着方向盘的转动,模拟驾驶舱前方、左右两侧的大屏幕立即显示黄浦江两岸景色的变化,驾驶室内的人员仿佛正坐在黄浦江上的游轮内观赏。

  参观至中午,一家人准备吃午餐时,却发现博物馆周边没有任何餐饮店、超市,不得不饿着肚子赶回家。“这个博物馆展品多,工作人员的服务也好,孩子非常开心,但肯定不会经常去。”蔡小姐直言,去一次博物馆太不容易了,周末没有配套公交,没有饭店、超市等设施,给参观者带来很多不便。

Tags:标签   标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