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国字号”鉴定机构能否为藏家护航?

兰亭书童 2013-05-06 热点透析 评论

  在文化部正式启动《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起草工作后,近日,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艺术品市场鉴定管理试点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指出未来将在浙江、江苏、湖南、陕西、广东和北京六省(市)设立权威鉴定机构,“国字号”艺术品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似乎已呼之欲出。

  当金缕玉衣事件、汉代玉凳事件、长沙窑“壶王”事件一再冲击人们的神经,社会大众对鉴定专家及鉴定行业充满疑问的时候,文化部拟成立“国字号”艺术品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其可行性有多高?对净化市场是否能起到较大的作用?业界专家展开了讨论。文/记者江粤军

  权威、合法的机构可净化整个鉴定行业

  对于文化部建立“国字号”艺术品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的设想,古书画鉴定专家、北京隆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业表示举双手赞成。他认为这是业内众多专家已经呼吁了多年却一直悬而未决的好事。

  在刘建业看来,当下的艺术品鉴定行业乱象丛生,主要原因在于专家各说各话,没有一个既有合法性又很权威的声音。“一件东西拿去这个机构鉴定,是这样说的;拿去另一鉴定机构,又是那样说的。一个专家断过后,必定有其他专家跳出来反对,谁也争不过谁,所以整个市场很头疼,尤其是在古文物领域。而一旦‘国字号’艺术品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成立了,就具备权威性和合法性的双重要素了。这样的机构对艺术品所作出的评价,在社会上引发的争议自然会少很多。只要费用不太高,拍卖行愿意送鉴,委托人也愿意送鉴,就可以充分保护买家的利益。即使鉴定出现问题,也有法律保护。这就像法院判案一样,这是对作品的充分保护。”

  也有人担心,如果出现这样一个“至高无上”的鉴定机构,会不会出现专家独大的情况?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龙翼飞就表示过:“艺术品鉴定活动的法定化可能导致权力寻租。”

  刘建业则认为:“现在的市场,就应该是专家有独断的发言权,权威的机构出具的证书具有法律效应才行。否则,专家说完以后,这也否认,那也否认,众声喧哗,就没有真理存在了。”

  他指出,只要解决了以下三个先决条件,“国字号” 艺术品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就可以运行无碍:专家的水平要高,信誉要好。这需要深入详细的调查了解;鉴定收费要合理。否则老百姓都不去做鉴定,就形同虚设了;科学鉴定和眼学鉴定要相结合。仪器只能是辅助检测,就像医院里的化验结果,还需要医生去做判断、下结论。

  “首要的是把这样一个机构建立起来,让第一批专家上岗,这样对整个市场就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对整个鉴定行业就是净化,否则市场将永远混乱下去。”刘建业进一步强调。

Tags:标签   标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