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大美为真——杨晓阳谈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年

兰亭书童 2014-02-03 热点透析 评论

2011年10月20日,中国国家画院即将在首都人民大会堂迎来诞生30年庆典。作为文化部直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1981年建院以来,从“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到“中国画研究院”再到“中国国家画院”,从单一的国画专业发展到国画、书法篆刻、油画、版画、雕塑、设计、公共艺术等专业齐全、机构完备的现代新型画院,正在成为中国美术事业中坚力量。中国美协副主席、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日前接受了专访。
筚路蓝缕:与改革开放共命运
杨晓阳介绍说,国家画院产生于“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初期,国务院文化部美术创作组,当时很重要的意义就是李可染等一辈根据周总理要求为国内重要外事宾馆、政府招待所等布置一批作品,搞了好几年,把中国画的创作又重新恢复起来了。创作组在颐和园藻鉴堂办公,由吴作人先生任组长。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任务基本完成了,这些老先生集中到一起,已经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力量和影响。李先念、谷牧等中央领导同志就建议,这支创作队伍不要解散,组成一个常设机构,还可以不断地研讨、创作。这样就由李可染、叶浅予、黄胄负责组建了中国画研究院,主要任务是创作、研究、资料和学术交流,并形成了四个中心。
这项工作得到了叶剑英、李先念、谷牧、姚依林、万里、方毅、李德生等中央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谷牧同志是实际过问得最多的。仅从院址的选择上即可见一斑。开始,有中央领导同志说院址可以选在中南海里面,李可染先生不同意,说,毛主席说过不能脱离群众,要为工农宾服务。中南海作为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不成了“宫廷画院”了吗?。邓小平同志听说了李可染先生的意见后,他表示赞成可染先生意见。李先念同志又推荐了北海公园,那时北海公园还没有对社会开放。但由于北海公园分属北京市园林局和文物局,所以也没要。现在这块西三环北路的院址,是谷牧同志帮着找下的,元代时是一个很大的寺庙区的一角,应该是紫竹院公园景区的一部分,当时是一块荒地。
国家画院的更名是有深刻的时代背景的,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日益显现,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政治、经济、军事都日益强大,而我国历史上十分繁荣的文化有待复兴。这就要求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提升到和国家形象相一致。中央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有强大的当代文化,文化部即着手打造一批国家级的文化院团,如国家交响乐团、国家话剧院等。中国画研究院更名为国家画院,在取名上还有一段曲折趣事,当初各种主意都有,有叫“中国国画院”、“中国画院”、“国画院”,最后是中央编制办公室主任建议就叫“中国国家画院”。薪火相传:为时代精神注入新内
国家画院从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到现在,共有四任院长,每一任院长都提出了自己的办院宗旨,完成着自己的历史使命。对此杨晓阳作了深入的思考。

Tags:画院   中国   建院   国家   杨晓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