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江山如此多娇——关山月画展”在武汉展出

兰亭书童 2014-02-06 书坛快报 评论

    7月6日,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和武汉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江山如此多娇——关山月画展”在武汉美术馆开幕,展出关山月美术馆珍藏的关山月作品61幅,展期至8月8日。原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岩,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武汉市文联党组书记陈汉桥,武汉市文联副主席陶昌建,武汉市文联副秘书长蓝厚祥,关山月先生之女关怡,广东美术学院教授陈章绩,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原湖北省美术院院长陈立言,武汉美术馆执行馆长樊枫,中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钟孺乾,江汉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心耀,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胡智勇,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刘一原,湖北美术学院教授乐建文,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戴少龙,著名画家张善平等出席了开幕仪式。

    国画大师关山月在其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秉承岭南画派所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和“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他与傅抱石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此图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境界恢弘,气魄雄健,淋漓酣畅,豪放洒脱,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感。其不寻常的意义还在于,毛主席亲自在画上题字,而且是唯一的一幅,其价值更是无法估量,这幅国画现在人民大会堂。

    本次展览共展出关山月美术馆的珍藏作品60余幅,包括大量关山月先生的写生作品,以及与写生相关的山水创作,也有新中国成立后描画祖国山河的创作。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画家以写生的方式来关照自然,从而锤炼出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观的卓越技巧。关山月用他一生的艺术实践证明“写生”不仅使他的作品具有超逸生动的情趣,也有利于中国画笔墨语言的丰富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关山月先生与武汉也有着不解之缘。上世纪五十年代,工作在武汉的关山月和黎雄才、杨之光等画家一起,为武汉的建设场面留下了非常精彩的艺术创作。1953~1958年,关山月在武汉工作期间,长江大桥的建设首先吸引了他的目光,他通过速写表现了武汉长江大桥从建设前、到建设过程再到建成的不同阶段以及武汉造船厂工地的建设场面。关山月美术馆收藏了四幅相关题材的作品,在本次展览中全部展出。分别为1954年4月画的《长江码头》、《武汉长江大桥兴建前》和9月底画的《汉水大桥在建设中》、10月画的《汉水桥》。相信本地的观众们将与这些作品产生心灵的碰撞,从中感受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色,体会到艺术大师对新中国建设的热情。

    关山月美术馆期望藉此展能让武汉市民及美术界人士再次走近大师,通过欣赏大师艺术作品,全面地了解大师的艺术历程及艺术风格。同时也将关老的艺术创作与思想传播更广泛地传播,这在当下的艺术交流活动中富有现实意义。

 

Tags:江山   武汉   画展   展出   如此多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