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11月的山城,银杏洒金,丹桂飘香。9日,“我为大师画素描”艺术展在重庆园博园启幕,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与重庆干部群众、高校师生畅谈艺术人生。
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领导陈光国、邢元敏、张轩、何事忠、马正其、陈存根,文化部原副部长赵维绥,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董事长廖晓淇,国资委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李志群等,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尺幅之间,诗书画印,笔墨铸魂
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魅力隽永。从领导岗位退休后,李岚清同志重拾旧趣,潜心于诗书画印,以笔墨铸灵魂,感受到无穷乐趣,更收获不少人生感悟。短短几年,他先后撰写了《李岚清音乐笔谈——欧洲经典音乐部分》、《音乐·艺术·人生》、《原来篆刻这么有趣》、《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大众篆刻》、《我为大师画素描》等著作,并在国内外举办多场讲座和艺术展,深受欢迎。
李岚清曾经为他景仰的文化大师们篆刻过一些印章,也为他们写过一些诗歌。近年来,他又尝试在宣纸上,把这些印章和诗歌再配上人物素描,使印、诗、书、画合为一体,用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充分表达他对这些大师们的缅怀和景仰之情。此次,在第八届园博会即将开幕之际,在重庆园博园龙景书院,展出了李岚清同志最新创作的“我为大师画素描”系列作品125幅和122枚印章,追忆部分已故著名作曲家、书画家、文学家和戏剧家。这些作品,在尺幅之间,用一幅素描,一首诗,两枚印章,将文化大师们刻画得惟妙惟肖,形神具备。
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不能越走越窄,在象牙塔里越爬越高
开幕式上,李岚清即席与重庆的干部群众、高校师生畅谈艺术人生。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李岚清转而投入艺术创作,致力弘扬高雅艺术。他说,一个人退休后,告别了工作,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结,在个人舞台里还要生活得健康有趣。过去他爱好艺术,但由于工作繁忙无法深入学习钻研,退休之后全身心投入其中,并乐在其中。
音乐、书法、篆刻、素描……他沉迷于传统文化艺术,并与朋友分享、交流,也加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紧迫感。李岚清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不能越走越窄,在象牙塔里的空间越来越小,与群众和社会的距离越来越远。他自谦不是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只是一个艺术爱好者,但愿意从这个角度,推广普及优秀传统艺术。为什么要加强普及?以篆刻为例,篆刻与书法都是文字的艺术。中华文化能够传承延绵不断,主要靠汉字,汉字文化丢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就会断层,其他古老文明覆辙在前。我们对汉字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把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音乐同样如此。李岚清曾到一所大学作讲座,当问及《歌唱祖国》由谁作词作曲时,当时全场师生竟无人知晓。他说,我不反对流行音乐,但它主要是快餐文化,其多数文化含量不够,作为大学生、知识分子,还要亲近高雅音乐、经典歌曲。只知歌唱者,不知词作者、曲作者,也是一种音乐文化的缺失。打开一部西方音乐史,就是一部作曲家的历史。中国很多优秀的作曲家,当年不惧生活艰辛,有的在战争年代甚至牺牲了生命,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艺术,留下了那么多传世之作,绝不能忘记他们。所以,要普及、推广、继承、发展我们的传统艺术。
痴迷于诗书画印,尽其所学“为大师画素描”
“我为大师画素描”展览的作品,集诗、书、画、印于一体,自成一家。讲话中,李岚清与大家分享篆刻、素描创作的体悟。
李岚清痴迷于篆刻,除了内容创新,所用材料也极广泛,石、瓷、陶、紫砂、铜、木,甚至砖头,夫人晒枕头的木板,都被拿来雕刻。木印章保存时间久,但不够美观,他借助扬州漆器工艺,独具匠心,创造出漆器印章。他幽默地说,最早的漆器发现于浙江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年左右,出土篆刻印章最早的距今2000多年,两者相加,就将近“一万年”。他还建议年轻人结婚,除了交换戒指,也可以彼此交换印章,印章本身就是一种“信物”;给父母庆祝金婚、银婚,也刻一对印章做礼物,比送其他礼物更有意义。他说:“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推广篆刻艺术,也增加了婚礼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内涵。而且,小商品大市场,一枚小印章利润会很高。这个创意,我不收‘专利费’,谁都可以用,也可以增加就业,拉动内需嘛!”这时大家鼓起掌来,会意地大笑。
绘画也是李岚清从小的爱好,如今又开始尝试素描。他曾在考察高铁时,铺开画纸,现场绘制铁路职工服装变迁图,以测试列车的稳定性。而一些人对优秀作曲家的忽视,最终促使他产生了“为大师画素描”的念头。为了推广传统文化艺术,他开始为蔡元培、齐白石、吴昌硕等文化艺术大师画素描,并把诗歌、书法、篆刻、素描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他说:“人物绘画往往比照片更具魅力,我的素描技术并不高明,但我怀着景仰的心情把大师们画出来,就是想让人们能记住他们、尊重他们!”
只要有创新,技术加艺术就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李岚清还与青年学生谈心,鼓励大家增强艺术修养。他说,不要因为专业不是音乐,不懂音乐,就不去碰音乐,世界上没有学不会的东西。“我快80岁了,我这个‘80后’还能学,你们是‘90后’,更可以学了。特别是经典音乐,不要被所谓的‘专业知识’吓倒,学会欣赏并不困难。只要多听,就会觉得好听,就会听出味道来”。幽默的话语,引来全场欢笑。
“我问问大家,现在最流行的歌曲是什么?”李岚清问现场学生。有人回答是《忐忑》。李岚清说:“现在有一首《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要更火一些。但是,我们还要对高雅艺术有所了解和爱好。要说流行时间长,现在许多流行歌曲,都比不上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的音乐,也比不上人们爱唱的一些老歌、红歌。希望同学们加强艺术修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技术加艺术就能擦出智慧的火花和创新的灵感!”学生们纷纷鼓掌。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并不是人生工作的终点,还大有可为,而且其乐无穷
薄熙来说,刚才老首长的即席讲话亲切生动,给人深刻启迪。对岚清老首长,我们许多同志都很熟悉,他是大家公认并尊敬的经济专家,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导者、实践者,还分管过教育、文化、科技等重要工作。这次到重庆,办老首长艺术展,让人特别钦佩,很有感触。他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一直热心于文化艺术,还不懈创作,篆刻印章就有700余方。这次展览的素描新作,更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文化修养。古人讲,“光阴似箭”,“人生如梦”,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是有限的,但老首长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并不是人生工作的终点,还大有可为。他继续发挥潜能,热心于文化艺术的创作,而且其乐无穷!岚清老首长对自己人生的安排符合科学发展观,生动地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刚才老首长讲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幽默风趣,很实在,也给我们很多启发。
开幕式上,张轩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辞,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从艺术的角度,对李岚清同志作品的特点和成就作了阐述和解读。李岚清还向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等单位赠送了自己的新作《我为大师画素描》。
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领导陈光国、邢元敏、张轩、何事忠、马正其、陈存根,文化部原副部长赵维绥,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董事长廖晓淇,国资委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李志群等,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尺幅之间,诗书画印,笔墨铸魂
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魅力隽永。从领导岗位退休后,李岚清同志重拾旧趣,潜心于诗书画印,以笔墨铸灵魂,感受到无穷乐趣,更收获不少人生感悟。短短几年,他先后撰写了《李岚清音乐笔谈——欧洲经典音乐部分》、《音乐·艺术·人生》、《原来篆刻这么有趣》、《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大众篆刻》、《我为大师画素描》等著作,并在国内外举办多场讲座和艺术展,深受欢迎。
李岚清曾经为他景仰的文化大师们篆刻过一些印章,也为他们写过一些诗歌。近年来,他又尝试在宣纸上,把这些印章和诗歌再配上人物素描,使印、诗、书、画合为一体,用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充分表达他对这些大师们的缅怀和景仰之情。此次,在第八届园博会即将开幕之际,在重庆园博园龙景书院,展出了李岚清同志最新创作的“我为大师画素描”系列作品125幅和122枚印章,追忆部分已故著名作曲家、书画家、文学家和戏剧家。这些作品,在尺幅之间,用一幅素描,一首诗,两枚印章,将文化大师们刻画得惟妙惟肖,形神具备。
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不能越走越窄,在象牙塔里越爬越高
开幕式上,李岚清即席与重庆的干部群众、高校师生畅谈艺术人生。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李岚清转而投入艺术创作,致力弘扬高雅艺术。他说,一个人退休后,告别了工作,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结,在个人舞台里还要生活得健康有趣。过去他爱好艺术,但由于工作繁忙无法深入学习钻研,退休之后全身心投入其中,并乐在其中。
音乐、书法、篆刻、素描……他沉迷于传统文化艺术,并与朋友分享、交流,也加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紧迫感。李岚清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不能越走越窄,在象牙塔里的空间越来越小,与群众和社会的距离越来越远。他自谦不是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只是一个艺术爱好者,但愿意从这个角度,推广普及优秀传统艺术。为什么要加强普及?以篆刻为例,篆刻与书法都是文字的艺术。中华文化能够传承延绵不断,主要靠汉字,汉字文化丢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就会断层,其他古老文明覆辙在前。我们对汉字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把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音乐同样如此。李岚清曾到一所大学作讲座,当问及《歌唱祖国》由谁作词作曲时,当时全场师生竟无人知晓。他说,我不反对流行音乐,但它主要是快餐文化,其多数文化含量不够,作为大学生、知识分子,还要亲近高雅音乐、经典歌曲。只知歌唱者,不知词作者、曲作者,也是一种音乐文化的缺失。打开一部西方音乐史,就是一部作曲家的历史。中国很多优秀的作曲家,当年不惧生活艰辛,有的在战争年代甚至牺牲了生命,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艺术,留下了那么多传世之作,绝不能忘记他们。所以,要普及、推广、继承、发展我们的传统艺术。
痴迷于诗书画印,尽其所学“为大师画素描”
“我为大师画素描”展览的作品,集诗、书、画、印于一体,自成一家。讲话中,李岚清与大家分享篆刻、素描创作的体悟。
李岚清痴迷于篆刻,除了内容创新,所用材料也极广泛,石、瓷、陶、紫砂、铜、木,甚至砖头,夫人晒枕头的木板,都被拿来雕刻。木印章保存时间久,但不够美观,他借助扬州漆器工艺,独具匠心,创造出漆器印章。他幽默地说,最早的漆器发现于浙江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年左右,出土篆刻印章最早的距今2000多年,两者相加,就将近“一万年”。他还建议年轻人结婚,除了交换戒指,也可以彼此交换印章,印章本身就是一种“信物”;给父母庆祝金婚、银婚,也刻一对印章做礼物,比送其他礼物更有意义。他说:“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推广篆刻艺术,也增加了婚礼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内涵。而且,小商品大市场,一枚小印章利润会很高。这个创意,我不收‘专利费’,谁都可以用,也可以增加就业,拉动内需嘛!”这时大家鼓起掌来,会意地大笑。
绘画也是李岚清从小的爱好,如今又开始尝试素描。他曾在考察高铁时,铺开画纸,现场绘制铁路职工服装变迁图,以测试列车的稳定性。而一些人对优秀作曲家的忽视,最终促使他产生了“为大师画素描”的念头。为了推广传统文化艺术,他开始为蔡元培、齐白石、吴昌硕等文化艺术大师画素描,并把诗歌、书法、篆刻、素描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他说:“人物绘画往往比照片更具魅力,我的素描技术并不高明,但我怀着景仰的心情把大师们画出来,就是想让人们能记住他们、尊重他们!”
只要有创新,技术加艺术就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李岚清还与青年学生谈心,鼓励大家增强艺术修养。他说,不要因为专业不是音乐,不懂音乐,就不去碰音乐,世界上没有学不会的东西。“我快80岁了,我这个‘80后’还能学,你们是‘90后’,更可以学了。特别是经典音乐,不要被所谓的‘专业知识’吓倒,学会欣赏并不困难。只要多听,就会觉得好听,就会听出味道来”。幽默的话语,引来全场欢笑。
“我问问大家,现在最流行的歌曲是什么?”李岚清问现场学生。有人回答是《忐忑》。李岚清说:“现在有一首《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要更火一些。但是,我们还要对高雅艺术有所了解和爱好。要说流行时间长,现在许多流行歌曲,都比不上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的音乐,也比不上人们爱唱的一些老歌、红歌。希望同学们加强艺术修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技术加艺术就能擦出智慧的火花和创新的灵感!”学生们纷纷鼓掌。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并不是人生工作的终点,还大有可为,而且其乐无穷
薄熙来说,刚才老首长的即席讲话亲切生动,给人深刻启迪。对岚清老首长,我们许多同志都很熟悉,他是大家公认并尊敬的经济专家,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导者、实践者,还分管过教育、文化、科技等重要工作。这次到重庆,办老首长艺术展,让人特别钦佩,很有感触。他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一直热心于文化艺术,还不懈创作,篆刻印章就有700余方。这次展览的素描新作,更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文化修养。古人讲,“光阴似箭”,“人生如梦”,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是有限的,但老首长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并不是人生工作的终点,还大有可为。他继续发挥潜能,热心于文化艺术的创作,而且其乐无穷!岚清老首长对自己人生的安排符合科学发展观,生动地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刚才老首长讲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幽默风趣,很实在,也给我们很多启发。
开幕式上,张轩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辞,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从艺术的角度,对李岚清同志作品的特点和成就作了阐述和解读。李岚清还向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等单位赠送了自己的新作《我为大师画素描》。
- 上一篇:2012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在京启动
- 下一篇:文交所被指以艺术交易为幌子的赌场
猜你喜欢
- 2015-03-17 “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图
- 2015-03-17 “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 2015-03-17 “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图
- 2015-03-16 2015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揭幕 图
- 2015-03-16 公益艺术展西安传递“笨小孩”理念
- 2015-03-16 2015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揭幕
- 2015-03-16 “圣裔丹青”孔奇绘画艺术展在京开幕
- 2015-03-16 2015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揭幕 图
- 2015-03-15 国内唯一壮丁证现身重庆 图
- 2015-03-15 “山水重庆”中国画创作活动启动
- 搜索
-
- 11-16《CCCPA全国少儿书画艺术等级评定简章》发布 2017春季开始报名了
- 09-302016第九届(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交流大赛火热征稿中(图)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6179℃周志高执掌《中国书法》大印
- 11964℃免费赠阅《炎 黄 书 画 报》
- 11046℃刘荣升书法作品选登
- 10139℃中国榜书名家精品展揭晓
- 9846℃中日当代书法大展开幕
- 9781℃韩国直指书法大赛圆满落幕(附获奖名单)
- 9072℃首届中国榜书大赛获得名次暨优秀作品名单
- 8841℃丘程光将在大连举行书法展
- 8647℃中国天津/新加坡书法交流展
- 8192℃ 第二届国际榜书大赛暨中国榜书艺术大论坛揭晓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0-10首届福建民间文艺“山茶花”奖揭晓 陈友荣获奖
- 04-25世界榜书联合会中国中原创作中心成立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