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郭线庐:开创中国设计教育领域的“郭式方法论”

兰亭书童 2014-06-10 热点透析 评论
 

    “郭式方法”让学生在更多社会平台上放出“光芒”

    近年来,国家分别调整和出台的两个政策给设计艺术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郭线庐认为,不仅要重视和保持该院的美术学中国画和油画方向在全国同类艺术类高校中的优势地位,还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整个设计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设计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艺术升格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使设计艺术学上升为一级学科。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意味着国家将加大对文化创意和设计的扶持力度,这给高校培养相应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可贵的机会。”

    在该学科课程设置方面,他主张在设置主修课的同时,也应增设一些内容合理、丰富的辅修课,使得在西安美术学院就读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设计艺术学专业的同时,还能学到美术学、艺术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经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具有多方面素养,发展后劲十足,一旦步入社会,遇有适合的‘平台’作支撑,他们很容易放出‘光芒’。”郭线庐说。

    郭线庐把在多年的设计教育研究一线,和自己另一个专长相结合,即中国画的精髓和意境融合到了设计领域,让两者产生了“化学反应”,也让设计学与美学极为创造性的融合在一起,获得设计的另一个”原创生命力”。他认为,”设计艺术永远是一个研发与创新的活动,从我自己的工作与实践中深深感悟到,要想获得一些成果,其核心内涵就是要创新,就是要敢为人先,就是要提出自己新的见解,这样,设计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才有意义”。

    郭线庐对待中国绘画的态度始终保持着“坚守传承、勇于创新”的理念。“笔墨是一种形式、虽然不能说以形式为形式,但终归是中国画的支架。我想用水墨这种最纯真的语言,来表现我的内心世界和感受,而不加任何外部修饰。同时在传统的中国画中,适当地运用光的原理,透视、疏密、色调的控制等西万技法,我会在这方面做一些积极的探索。” 他把在中国绘画实践中的体悟和思考转化为设计教学与活动创新的融合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实践体系。

    郭线庐认为,当今时代,传统文化是底蕴,现代文化的发展是方向,传统将不断被赋予新鲜的血液和元素,并成为学生灵感的鲜活源泉。设计教育应该秉持这样的发展理念,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培养出适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综合性设计人才。传统不是包袱。对于悠久传统文化与文明,我从不回避,相反,我内心充满了崇敬与肯定。但继承传统不能照搬它表面的东西,我所追求和坚持准则是: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而非仅仅借用传统文化形态的表象。

Tags:方法论   中国   开创   领域   设计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