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艺术品市场赝品泛滥谁来规范

兰亭书童 2014-06-17 书坛快报 评论

启功 1940年作 丹枫夕照图 中国嘉德2014 雅昌供图

  启功 1940年作 丹枫夕照图 中国嘉德2014 雅昌供图

  近日,有学者在中央电视台直言艺术品拍卖“八成为赝品”,此番言论再次触动收藏爱好者神经。而此前被不少人质疑的“拍卖行不保真”的拍卖法条例,也再次成为了部分专家质疑的对象,甚至有人称,此拍卖法成为了拍卖假画的“遮阳大伞”。到底目前书画拍卖市场的造假情况如何?而拍卖法是否真的不合理?本文将一探究竟。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赖欣怡

  书画市场“只有两成是真迹”?

  近日,中央电视台少有地披露了“名人字画造假内幕”,一幅成本只需要一两千元的伪作,被配以假冒的鉴定证书、画册等“身份证明”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价值数十万、上百万的名人字画,堂而皇之地进入拍卖场所。

  拍卖会上存在假画的情况在近年也并不鲜见。2012年,画家赵建成把涉嫌拍卖10幅伪造自己作品的伪作的拍卖行诉诸法庭。去年,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儿子黄黑蛮则“举报”香港某慈善拍卖的一幅名为《花鸟》的黄永玉作品为伪作。

  被称为艺术行业“打假专家”的牟建平近日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更直言书画市场的“二八”现象,“只有两成是真迹,八成是赝品,尤其是(署名)齐白石、徐悲鸿的甚至达到了95%是赝品。”

  著名画家史国良把目前的假画市场称之为“有完整的产业链”,“有人在做,有人在买,有人在拍,有人在卖”。

Tags:赝品   谁来   艺术品   泛滥   规范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