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广西:职业学校成为民族文化传承新平台

兰亭书童 2015-01-16 书坛快报 评论

      新华网南宁1月15日专电(记者张莺)蜡染、绣球、民族服饰……在广西,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技艺正在职业院校得到传承创新。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15日发布消息称,广西首批17个职业技术基地学校在民族文化艺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广西教育部门已安排专项资金2400万元,支持这17所职业学校在坭兴陶、铜鼓、绣球、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等专业领域开展民族文化传承。

      广西民族特色浓郁,当地群众创造了壮文、壮医药、绣球、蜡染、木雕、民族餐饮、坭兴陶、南珠贝雕、侗族大歌、天琴、彩调剧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技艺。但多因素作用之下,不少传统民族文化技艺濒临失传。

      2013年初,我国多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指出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同年,广西认定了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等17所学校为首批民族文化人才培养基地。

      这17个基地学校紧密结合区域民族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调整本校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其中,广西银行学校的民族工艺代表是蜡染技术专业,学校设立了苗族蜡染扎染实训室;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依托“服装设计与工艺”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化及民族民间手工艺术课程;广西华侨学校将学校实训室改建为“企业工作室”,将广西民族文化转化成动漫项目,校企联合开展“项目教学”,培养高技能人才。

      自治区教育厅厅长秦斌说,广西民族文化技能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后广西将创新开发精品课程,加大与民间工艺大师共同培养人才的合作力度,成立“大师工作室”,使产教更加融合,以促进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Tags:广西   民族文化   职业学校   传承   新平台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