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被撕盖涂改的课本

兰亭书童 2007-03-31 收藏资讯 评论
       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第三册(1964年新编)。1964年第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66年5月第1次印刷,四川人民出版社重庆印54万册,32开,116页。这是一本在“文革”期间被撕页、贴盖,涂墨处理后使用的课本。

       课本撕去16页,贴盖13页,目录15行字被贴盖和涂墨;课本原40节课时被删去12节课时和3节练习。当年贴盖、涂墨做很认真,40年后的今天,笔者多次试图撕去贴盖纸却无法完成,涂墨更无办法看清被涂去的内容;还是通过阳光透看,才看到被贴盖的12节课时的题目和部分课文内容,题目是:《牛》、《这是什么蔬菜》、《狐狸与乌鸦》、《桌椅的对话》、《节约谚语》、《人有两件宝》、《锯是怎样发明的》、《壶盖为什么会动》、《呼吸》、《初冬》、《一只篮》;第4课题目页被撕,目录涂墨无法看出;不知其题目,只知最后一段“妈妈见小宁把这些事都做了,就动手做饭”。保留的第11课《毛主席看戏的故事》毛主席说了两句话,后1句被墨涂删:“毛主席连忙站起说‘大家还是坐原来的位子吧’……(涂墨)”还有封底上面课本编辑人员和审阅人员说明被纸贴盖。


    这本课本是1966年秋季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使用,被删去的课文是基础知识教育,根本不是什么“四旧和毒草”。


    “文革”中学校停课闹革命,这本课本也不使用了。直到1968年,各学校才“复课闹革命”。这本在“文革”期间被撕贴涂处理后的课本,使用的时间极为短暂,遗留下的此种课本也很稀少。

Tags:涂改   课本   被撕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