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以工代赈 按劳取物

兰亭书童 2007-03-31 收藏资讯 评论
       票证收藏爱好者很喜欢收藏一种奇特的票券──“以工代赈”券。它分“购粮券”和“购货券”两种票面。这种票券是从1984年到1995年在江西(图1为10公斤券)、安徽、山西、湖南、陕西、青海、甘肃、四川、河南等省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发行使用。以工代赈,“赈”就是扶贫、救济之意,故有些地区发行的票券上就显目地印有(扶贫)、(救灾)字样。

    为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各省政府组织农民自力更生,参加低产田改造、兴修水利工程、县乡道路建设、江河湖库治理、学校医院兴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农民参加这些劳动中的投工投劳情况,实行记工结算、按劳取酬原则,政府所发给农民的劳务报酬不是直接发放现金而是发给等值的“以工代赈购粮券”或“以工代赈购货券”,它是领粮和购物的凭证,有点形似“代金券”性质。农民可持此类票券到指定国营粮站(店)购买大米、小麦,国营商店、供销合作社、生产资料门市部购买棉布、棉花、农机具、生活用品、农药化肥等商品。


    “以工代赈”券一般票幅较大,有的如“壹角”、“伍拾元”纸质人民币大小。券面印有面值和面额,面值从1元到5000元(图2为湖南省伍佰圆券),购粮面额从5斤到100斤。奇特的是这种票券不是由粮食局、商业局或农村供销社发行,而是由各省“计划经济委员会监制”。更有趣的是还标有粮食数量与货币价值交换的折价比在券面上体现很是奇特。


    “以工代赈”券还印有流水编号,“××省计划经济委员会监制”、“剪角作废”等字样。图案设计也有特色:稻入粮仓、农机割麦、水渠渡槽、高压电塔、公路桥梁、电站库坝等。票券下端注有发行年份,四周饰有花纹,配以棉花、小麦、向日葵拟化的图案,很是新颖别致。券背面盖有“××县以工代赈领导小组办公室”红印章。使用说明规定:“不能兑换现金,不在市场流通。只能在指定的粮店(商店)选购规定范围的粮食(物品)。”


    “以工代赈”券是以票券兑换实物,可见此券有一定的含金量,是一种特殊的票证。该券有代币代粮的功能,是一枚十足的有价证券。

Tags:以工代赈   按劳取物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