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康熙五彩 纹饰传神

兰亭书童 2007-05-25 收藏资讯 评论
       康熙五彩是五彩中的名品,一直是收藏家与广大藏友追捧的目标。康熙五彩使用明代留下的旧彩料,色彩保持了明代特征。纹饰的造型注意准确与传神,与明代五彩只注意色彩,不讲究造型的风格有别。在施釉上大部分较明代匀薄。前期用焦墨勾勒轮廓,线条遒劲;后期用油墨勾勒轮廓,线条圆熟。早期制品人物在画面中比例较大;晚期的则人物纤小,面部仅勾勒而不填彩。其绘画风格多模仿名家笔法,如人物颇类陈老莲,山水取法王石谷,花鸟则似华秋岳。

    清初康熙成功地烧成了釉上蓝彩,这种蓝彩比釉下青花更为浓艳。这样康熙五彩改变了过去釉上五彩与釉下青花相结合的方法,单纯以釉上五彩绘制画面,烧制时不但便捷而且效果更好。


    我捡漏儿的这只康熙五彩大碗便是用釉上五彩绘制的画面。大碗口径19.5厘米,足径7.6厘米。这只五彩大碗无论从胎釉特征,人物绘画特征,款识特征等等,都能鉴别出康熙五彩的艺术特色。康熙五彩人物大碗的艺术特色如下:碗口有酱釉,俗称檀香口。画面上运用了康熙五彩的釉上蓝彩。五彩碗的釉彩周围有闪幻的蛤蜊光,尤以蓝彩的周围为甚。五彩碗圈足圆浑润滑,圈足内外侧可见窑黄线;民窑青花款识深入釉底,显出沉稳没有飘浮感。绘画用油墨勾勒轮廓,线条圆熟。人物面部仅勾勒而不填彩,人物绘画并有纤小的艺术特征。另外康熙五彩碗器物手感适宜,釉面零星出现民窑常见的棕眼与乔麦地。根据五彩大碗用油墨勾勒轮廓与人物绘画纤小的艺术特征来鉴别,这只康熙五彩人物大碗属于康熙中、后期的民窑产品。


    康熙五彩屡有仿制,清末与民国仿品最多。因此在鉴别真假康熙五彩之时,尤其要从胎体、釉面、纹饰、彩色、器足等几个方面认真鉴别。康熙五彩真品胎体坚硬细密,器物手感适宜。清末、民国仿品胎体无坚硬感,大多都显轻或过于厚重。康熙五彩真品釉面细润纯净。釉表有含蓄的自然旧光泽。清末民国仿品釉面混浊不清,釉表有浮光。康熙五彩真品纹饰有浓淡的层次感,运笔自然流畅。清末民国仿品纹饰层次不清,线条生硬呆板无力,缺乏神韵。康熙五彩真品有大明彩的特色,彩釉有一定的硬度,给人以坚硬感,彩料周围有闪幻的“蛤蜊光”。清末民国仿品有新彩的感觉,纹饰五光十色有缭眼火气,彩料周围没有年久自然形成的“蛤蜊光”。康熙五彩真品的器足呈硬折角二层台式,很有时代特征。

Tags:纹饰   传神   康熙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