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宋代许逊降龙镜
辽宁丹东 李建廷
人物故事镜在铜镜的背面铸造以人物故事图案的纹饰,其题材包罗万象,神话故事、儒释道、民间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如东汉时期的东王公西王母镜、神兽故事镜,唐代的真子飞霜镜、王子乔吹箫引凤镜等。笔者选取自藏的三面宋、辽、金时期人物故事镜,与读者分享。
宋代许逊降龙镜
许逊(239~374年)晋道士,汝南(今河南汝阳)人,字敬之,号许旌阳。按《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祖琰,父肃,世幕至道。”许真君的诞辰是吴赤乌二年(239年)正月廿八日,其母先梦金凤卸坠于怀中而有娠。《云笈七签》载:许逊少以射猎为业,一日入山射中一只母鹿,母鹿腹中的鹿胎堕地,它不顾自己的箭伤,折回头来伤心地舔其子,不久就死去了。许逊见了,心中异常难过,怅然感悟,遂折弓弃矢,锐意为学。他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历律、五行谶纬之书,尤其喜好神仙修炼,拜大洞君吴猛为师,传三清法要。后乡举孝廉,晋太康元年(280年)出任旌阳令,人称许旌阳。后来晋室渐乱,乃弃官东归,浪迹江湖,寻求至道。曾自言遇上圣传授“太上灵宝净明法”,有斩蛟擒妖道法。东晋宁康二年(374年)举家从豫章西山飞升成仙。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被追封为“神功妙济真君”,升观为宫,赐额为“玉隆万寿宫”。南宋绍兴年间,相传西山玉隆万寿宫道士何真公祈请许真君降临解救战乱,因得许逊所授《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等。元朝时,道士刘玉用“净明”作为教派名称,主要经典为《净明忠孝全书》,并奉许逊为教祖。
民间相传晋时江西频发水灾,民不聊生,许逊降蛟除害,水患乃消。因其道法高妙,声闻遐迩,时求为弟子者甚多。宋代许逊降龙镜描绘了这一故事。
此镜葵花形,连珠纹钮座,直径14厘米,厚0.85厘米(图1),为同时期较厚重的铜镜。镜钮右的人物为许逊,他头挽高髻,身穿宽袖长衫,脚踏浮云,神情自若;左手臂挽一根打成圆结的长索,右手抬起,用力掷剑,刺向飞龙。镜钮左为蛟龙,尖齿利爪,目光凶悍。许逊施法力将其降服,被降服后的龙匍匐挣扎,惊恐万状,威猛神骏的形象荡然无存。此镜的纹饰图案寄寓了民间百姓对江河安宁、洪害永除的美好愿望。
辽代唐王游月宫镜
辽是10~12世纪初在中国北方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与北宋对峙,后被金灭。在长达2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契丹族人在铜镜铸造方面广泛借鉴了唐镜雄健厚重的风格和宋镜柔和俏丽的特色,并结合本土风俗习惯,形成辽代铜镜重要的特征。辽代铜镜特征明显、制式规范,在借鉴汉族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形成有别于其他民族和文化特色的草原文化风情。
辽代唐王游月宫镜
唐王游月宫的故事据《唐逸史》记载:唐开元年间,玄宗中秋之夜邀请申天师及鸿都道人一同赏月。三人赏月把酒言欢之际,玄宗心悦,想到月宫游历一番。于是申天师作法,方士罗公远掷手杖于月空,化作一座银桥,桥的那边一座城阙,横匾上书“广寒清虚之府”。罗公远对玄宗言道:此乃月宫是也!
玄宗见仙女数百,婀娜多姿,翩翩起舞与广庭之上,他看得如痴如醉,默记其舞蹈之中优美的曲调,回到人间后即令主管宫廷乐舞的官员依此整理出一首优美动听、仿佛天外之音的曲子,配上宫廷舞女的舞姿,即为著名的《霓裳羽衣曲》,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
此镜硕大厚重,直径21.8厘米,厚0.75厘米,重达1460克。纹饰精美细腻,采用高浮雕和线雕相结合的手法铸造,应该为当时官造(图2)。硕大的镜体犹如一轮满月,高低起伏的纹饰之间映现月中寒宫:月宫的楼阁时隐时现,摇曳的桂树在月影中晃动着枝条;捣药的玉兔分外高兴,迎客的金蟾舒展着身躯;随风的流云,弯曲的月桥,桥下水潭中现身的神龙跃跃欲试,好一派天上仙境,人间胜景,让人不能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匠心独具。
此类镜在朝、韩两国多有发现。过去有日本学者认为此镜为高丽镜,近十几年来经过中国学者的不断研究,各地考古报告也证实,此类镜在中国境内的出土范围覆盖了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以及河北、山西等北方地区,其中不乏时代明确的墓葬出土记录,因此确定为辽代的铜镜。
金代煌丕昌天海泊镜
此镜菱花形,直径17厘米,缘厚0.45厘米,重400克(图3),构图十分精美,水中浪花似在翻动,浪上点缀些花叶,有向上的摩羯,张着大嘴的怪鱼、怪兽,还有一条载满了人的龙船驶于波浪滔天的海上,船头数人和船尾数人像是在划船。镜中间上部铸有近似蝌蚪文的“煌丕昌天”四字,排成两行自右向左竖读,突出了该镜的主题。
金代煌丕昌天海泊镜
蝌蚪文也叫“蝌蚪书”“蝌蚪篆”,这种字体的名称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于笔画起止时皆以尖锋书写,其特色是头粗尾细,形似蝌蚪,因而得名。元吾衍称其“画文形如水虫”。近人王国维以为“科斗”,作为书体之名,始于汉末而终于唐代。如果认定“煌丕昌天”四字为蝌蚪文,或者是源于蝌蚪文,那么其流传终于唐代的说法也要修改了。
此镜种究竟出自何处?哪个年代?学术界曾经有过争议。有些专家认为它是出自朝、韩的高丽镜。不可否认,在朝鲜和韩国确实出现过很多这样的镜子,有菱花形、葵花形、圆形。朝韩两国的博物馆均有此镜展示,在朝韩出版的文物类书籍中收录过此类铜镜。目前在国内藏界所见的此类铜镜中,朝韩回流的同类海泊镜也确实占有一定的比例。
笔者自收藏铜镜以来,曾陆续收藏十几面来自朝韩回流的此类海泊镜。经研究铜镜书籍图典,并根据国内多处出土此镜的报告,认为此镜源于中国而并非舶来品,且为非常流行的品种,其年代贯穿宋、辽、金时期,以至于此镜出土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
由于铜镜收藏市场近年来的持续火爆及藏家对宋辽金人物故事镜的追捧,坊间仿制此类镜的很多,但比较真品差异都很大。今年以来笔者走访了几个地方,发现了部分宋辽金人物故事镜的高仿品,无论是铜质、锈色、纹饰仿得都很到位。当然,有经验的藏家从纹饰的特点、神韵以及锈色坑口的细微变化还是可以鉴别出来的。对于新入门的收藏爱好者来说,要多读书、多上手,研究真品的特征,多向有实践经验的行家高手学习,不断提高鉴别能力。责编 陶贝
- 上一篇:收藏市场充斥击鼓传花骗局:真货不到一成
- 下一篇:高剑父:未完成的中国画新探索
猜你喜欢
- 2015-03-18 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2015-03-17 沈阳故宫首次展出86件中国古代铜镜
- 2015-03-17 沈阳故宫首次展出86件中国古代铜镜
- 2015-03-17 看好收藏品升值潜力 天津市民爱上收藏
- 2015-03-17 收藏书画作品的“门道”
- 2015-03-17 国内收藏会所鱼龙混杂 多打高端招牌牟利
- 2015-03-17 全球顶级收藏家格局发生新变化
- 2015-03-17 武汉砚台9成以上是赝品
- 2015-03-17 广彩被误解为大红大俗 拍卖市场“非主流”
- 2015-03-17 古董相机是原始股 经典徕卡相机两年价翻倍
- 搜索
-
- 03-18铁杆球迷“趣评”足球改革方案
- 03-18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03-18古董镜头 发烧新宠 2010年10
- 03-17从配角到藏市宠儿 茶器——品茗千年雅韵
- 03-17跟风暴涨之后 黄龙玉近期短炒行情正在降温
- 03-17厦门最大水晶石:重达200多斤 开价130万
- 03-17藏市“黑马”将军罐 青花将军罐收藏价值高
- 03-17端砚在拍卖市场量价齐升 媲美鸡血石及田黄
- 03-17古砚身价风生水起 2010年09月
- 03-17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1342℃密云57座古墓被盗掘一空 19万平米古墓发掘完毕
- 551℃仿清早期若深珍藏款盖盅鉴赏
- 341℃长江石价格炒高喊价300万 上千人江边淘宝
- 330℃国内元青花拍卖不温不火
- 319℃“瓷片族”工地捡瓷 提醒瓷片收藏要有主题
- 300℃战国刀币
- 221℃中国龙大银章发布会北京举行 图
- 210℃80后90后藏家怀旧 收藏变形金刚游戏卡
- 197℃奥运钞疯涨500倍 纪念币没这么火
- 197℃买茅台股票真的不如买茅台酒吗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