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现代书法今昔谈
——访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常务副会长文备教授
南京东南大学教授文备先生曾策划并主持过一系列现代书法研讨会,并出版了中国书法史上第一本个人现代书法作品集。为此,笔者近期采访了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备先生。
朱同:文老师,请您回顾一下中国现代书法发展的历史。
文备:中国现代书法发展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晚清时期。从1885年到1985年这100年是奠基时期,1985年到1995年是开拓时期。我称之为“百年奠基、十年开拓”。1995年以后是“流派纷呈,繁荣发展”的时期。现在,就连本来反对现代书法的人,也往往会换个名堂,扯起一面旗帜搞起“现代书法”。尽管他们不叫“现代书法”,我们仍然为他们叫好。还有一批“前卫”的、“先锋”的书法群体都很引人瞩目。
朱同:中国现代书法迄今为止,在理论研究上突破性的成果和具有轰动效应的展览有哪些,它们对国内外的影响如何?
文备:在现代书法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主要是围绕“现代书法的概念”、“现代书法与传统书法的关系”、“现代书法的审美特性”、“中日现代书法比较”等问题展开讨论。90年代后,现代书法理论研究和现代书法创作一样,主要是各个流派都力图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
现代书法较大规模的展览不多。第一次是1985年于北京开幕的“现代书法首展”;第二次是1988年在广西桂林举办的“首届中国新书法大展览”;第三次是1991年举行的“中国当代书法家作品邀请展”;第四次是1995年开幕的“中国现代书法十周年代表作家作品展”等等。“现代书画学会书法首展”,习惯上称“现代书法首展”,于1985年10月1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南厅开幕,并宣布“中国现代书画学会”成立。这一天,也标志着中国现代书法的诞生。“首展”参展艺术家21人,老一辈书画艺术家黄苗子、张仃、王学仲、王乃壮及马承祥、候德昌、苏元章、左汉桥、戴山青、闫秉会、邓元昌等为展览的中坚力量。展后,由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了《首展作品选》。这次展览在中国书法界引起了很大轰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工人日报》、《中国美术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相继作了报导或发表了评论。次年,又在日本举办了二展并与日本现代书法家联合在北京举办了展览。
朱同:1998年,您策划并主持了“中国现代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当时是基于什么考虑,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文备:召开这次研讨会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考虑的。第一,中国现代书法从诞生到今天,其发展不尽如人意。虽然改革开放的形势极有利于现代艺术的发展,再加上党的“双百”方针鼓励艺术上的创新。但现代书法一直被认为是非正统的,一直处于受排挤的地位。再加上人们固有的保守思想、审美的惰性及艺术欣赏的从众心理,使现代书法一时难以为社会普遍接受。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美协、中国书协及各地美协、书协在繁荣艺术创作方面确实起到了领袖及指导作用。但是,却没有一家能接纳现代书法。中国书协下面有各种专门委员会,就是没有“现代书法委员会”。各地虽有一些现代书法群体,但只限在一定范围内活动。所以,现代书法虽然已诞生20多年,创作研究人员也有数万人,但都是散兵游勇,至今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现代书法组织带领这支队伍。
第三,在市场经济面前,艺术家也面临着生存的考验。传统的书画家都很难维持下去,纯艺术的现代书法要找到知音就更难了。现代书法要发展,经济实力是不可少的,如何进入艺术市场,也是这次研讨会要讨论解决的问题之一。
按照会议的设想,研讨会以后,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应当掀起一个新的高潮,但现在看这一设想是幼稚的,“阳春白雪和者寡”啊!但是,这次活动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仍然是个促进,会议之后,卜列平、魏立刚在四川组织的“巴蜀点兵——现代艺术展”就是一次很成功的活动。
朱同:您如何看待书法继承与探索的关系?
文备:现代书法并非是无源之水,在继承与探索的关系上,我认为现代书画和传统书画之间不存在无法逾越的壁垒。传统书画在现代文化语境中自然成长出来的笔墨线条新的表现形式,现代艺术是传统艺术的文化积淀与当今艺术语境的精神融合,是一种新的创造。
朱同:请您对现代书法未来的发展作一预测。
文备:我想现代书法必将代表这个时代而流传后世。美国一位美术理论家曾预言:21世纪的世界艺术是中国的现代书法。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野兽派、抽象派、立体派、达达主义、现代主义等都产生过了。外国艺术家已经开始注意到了中国的书法。这些都可以证明,中国的现代书法,不只是这一时期中国艺术的代表,也是世界艺术的代表。
最后,我呼吁一切从事现代书法、现代水墨、现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摒弃前嫌和门户之争,携手共进,团结一致,为宏扬民族文化、繁荣现代艺术创作而奋斗。
- 上一篇:“笔软则奇怪生焉”引发的思考
- 下一篇:对老年书法的看法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03-04冯钟云:笔墨之中的灵韵与自由意志
- 03-02章庭钰——中国画坛十大巨擘献礼两会
- 02-10谭贵清——中国当代十大巨擘献礼全国两会
- 02-06中国古代书画名迹的著录
- 02-06禅画与文人画的区别
- 02-06周昉《簪花仕女图》为唐代孤本反映仕女形象特征
- 20712℃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0446℃书法与乐趣
- 9121℃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780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6523℃漫谈故宫藏晋唐宋元书法名画
- 6167℃楷书卢中南
- 5796℃书法(行草)歌
- 5647℃我国邮票上的书法艺术
- 5571℃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 5401℃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09-26苏州园林书法略说
- 09-24揭姓历代书家
- 09-21帖学五人谈
- 09-19历届兰亭书法节回顾
- 09-19古代绍兴书家概述
- 09-17现代书法今昔谈
- 09-13论法帖中的避讳现象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