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习书随笔 / 正文
梵高 《花瓶与15朵向日葵》 764×592厘米 布面油画
今天,当我们谈及华人在海外抢购中国艺术品时,常常会提及20世纪日本高价抢购西方艺术品的热潮。那么,日本当年抢购西方艺术品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艺术品今天的命运如何,他们又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疯狂的西方艺术品抢购潮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在各个领域不断向西方学习,西方艺术品也逐步走进日本高层人士的视野。20世纪80年代,富有的日本企业和金融家开始大肆收购西方艺术品。
据不完全统计,在1987年至1990年购藏风暴高潮期间,日本在苏富比和佳士得的两大拍卖行购买了价值约138亿美元的艺术品,占世界艺术品交易市场的30%以上。仅在1990年,日本从海外购买艺术品总额逾6000亿日元,绘画、版画、雕刻作品逾170万件。
1886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的山本,19岁毕业后涉入日本纺织业,成立了盛极一时的纺织品公司。山本与作家武者小路实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鉴赏趣味上深受其影响。1919年,武者小路实笃购买了一件塞尚的自画像,山本受其影响,以高价购买了梵高的《花瓶与5朵向日葵》。富裕起来的日本实业家成为较早一批购买西方绘画的日本人。
1987年3月10日,日本安田水上火灾保险公司的后藤泰男以3970万美元买走梵高的作品《花瓶与15朵向日葵》,这一举动被视为日本买家推高国际绘画市场价格的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后,日本静冈县出生的企业家斋藤了英在纽约佳士得拍卖场上,以8250万美元的天价购买了梵高的作品《加歇医生肖像》,这一价格比此前交易的梵高最高价作品还高出3000万美元,创下了当时的艺术品拍卖世界纪录,也是西方现代绘画第一次拍下这么高的价格,开启了“印象派”绘画交易的天价时代。此外,1990年5月17日拍卖的另一件作品——以7810万美元成交的雷诺阿的《红磨坊的舞会》也被斋藤收归囊中。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件重要作品外,那一时期的天价拍品还有许多:1988年11月28日,日本零售业巨头三越百货公司在伦敦苏富比以3850万美元买下毕加索的名作《杂技演员与年轻丑角》;西武百货公司则以13亿日元购得莫奈的名作《睡莲》;金融大亨高桥治宪购买德国现代艺术大师基弗的11幅作品花了逾千万美元;地产大亨鹤卷购买塞尚的《水中倒影》也花了500多万美元等。
此外,日本的美术馆也展开了空前的“大换血”,购置了大量的西方艺术品。1994年,东京都现代美术馆以巨资购买西方绘画作品,仅美国波普艺术家利希滕斯坦的《发带少女》就花了6亿日元。
命运多舛的西方艺术品
天价西方绘画成为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之前最为浮华的象征,随着日本经济危机的爆发,日本股票、地产市值缩水50%以上,泡沫经济破灭,日本陷入高速发展之后的长期停滞阶段,而以高价收购的西方艺术品也命运多舛。
梵高的《花瓶与5朵向日葵》通过邮轮从法国运到了日本,然而,在东京心斋桥举行的一次展览中,画作从墙上掉了下来,画框损坏,山本声称再也不会在任何公共场合展出作品。“二战”期间,因为惧怕战火硝烟,山本希望大阪的银行能够代为保存《花瓶与5朵向日葵》,银行拒绝了山本的要求。山本只能将作品珍藏在芦屋市的自家住宅中。1945年,芦屋市4次遭受美国军队的空袭,在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同一天,山本在芦屋市的住宅被夷为平地,而梵高的《花瓶与5朵向日葵》也葬身于这场浩劫中。
毕加索的《皮耶瑞特的婚礼》的流传经历颇具传奇色彩。1989年11月30日,一直在欧美收藏家手中流传的作品在巴黎一家拍卖公司出售,买家是日本房地产商、投资银行家铃木康弘,他以5167万美元购得这件作品。然而,20世纪90年代,随着铃木公司的经营危机,作品几经转手抵押,后被束之高阁,保管在中央三井信托银行的保险箱里。
梵高的《加歇医生肖像》虽然是世界上较贵、曝光率较高的作品,但原作很快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直到现在,作品的下落仍旧是谜。当年,斋藤只与他这幅画作相处了几个小时,就将作品锁进了有控温控湿设备的保险柜中。1993年,斋藤被指控因打算建高尔夫球场而贿赂官员,此后,他曾表示,在他死后,将和梵高的名作一起焚化。1996年,斋藤因脑血管梗塞逝世。在他死后,《加歇医生肖像》的归宿却成了一个谜,博物馆和拍卖公司的相关人员都在打听作品的归宿,但得到的大多只是猜测。20多年来,《加歇医生肖像》似乎已经消失在国际艺术品市场。
天价绘画的今日启示
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那些用于银行抵押的艺术品价格已经在原价的基础上大打折扣。然而,经济泡沫并没有影响到这些艺术价值得到充分肯定的作品。比如,雷诺阿的《红磨坊的舞会》一共有两件,一件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而尺寸稍小的这一件同名作品则被斋藤了英收入囊中。如今,这些博物馆级的艺术品的价格远远高于最初的收购价。
10多年之后,根据货币演变规律和美元兑换比率的变化,日本收购的大量西方绘画作品很多价格已经大幅上涨,仍旧位于今天交易价格最贵的艺术品之列。比如,按照今天的标准换算,《加歇医生肖像》现在的价值为1.395亿美元,比毕加索最贵的成交作品还高;雷诺阿的《红磨坊的舞会》在1990年的成交价为7810万美元,目前的市价已达1.32亿美元。毕加索的《皮耶瑞特的婚礼》当时的价格为4930万美元,现在的市价为8560万美元;《花瓶与15朵向日葵》在1987年售出的价格为3970万美元,现在则为7730万美元。
在反思这场西方艺术品抢购热潮时,日本藏家也表示,失去理性的很多收藏家根本不明白为什么收藏西方天价艺术品,很多人在当时只是作为投资品,而不是真正热爱这些艺术品。
然而,在这场泡沫之后,日本也获得意外的收获,虽然这场冲动性的购买行为对日本艺术市场的发展带来致命打击,但却改变了日本的文化底蕴,西洋艺术品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珍品,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日本的软实力。
不过,在这场艺术品抢购热潮中,一些高价艺术品或成为银行的抵押品,或滞留在私人藏家之手,成为有价无市的“鸡肋”。很多熟知当时情况的人表示,日本之所以惨败,首先在于忽视了本国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吸纳能力,具有“风向标”意义的高端市场被打开之后,没有促成购藏布局和价位合理的中端市场。其次,艺术品价格的瞬间暴涨与大批跟风者的蓄意哄抬,形成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大批中低档的西方艺术品也蜂拥而入,价格雪球越滚越大,以致至今无人接手。(程瑞)
猜你喜欢
- 2015-03-17 书画艺术品投资将迎来新的转折点
- 2015-03-17 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2015-03-17 民间收藏者现日本旧地图 证明钓鱼岛非日属
- 2015-03-17 全球顶级收藏家格局发生新变化
- 2015-03-15 中国艺术品价格上升空间还有多大
- 2015-03-15 “亿元时代”下的艺术品收藏
- 2015-03-15 2011年艺术品收藏热点预测
- 2015-03-15 最老足球规则手册卖出917万天价(图)
- 2015-03-15 日本2011年第五届世界邮展早知道
- 2015-03-15 毛边书流行挽救了什么? 纸质书将成艺术品
- 搜索
-
- 04-10艺术如何不老
- 03-30推荐诗集《回眸》方成义 著
- 03-11重庆奉节现三峡库区最老“造纸坊” [组图]
- 03-11全国人大代表杨娟娟:建议将新化安化茶马古道列入世遗申报
- 03-11内蒙古8世纪-10世纪古墓群为蒙古皇族葬俗起源提供考古实证
- 03-10女工怀孕被逼辞职,妇女权益如何保障?
- 03-10饰而杰国际公司中国第二家工厂在湖北孝感奠基
- 03-10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录得八个月最大升幅
- 02-03金农郑燮带动扬州八怪整体价格
- 08-23胡兰成曾称三生石上只有张爱玲名字:终究要等她
- 6682℃台湾画家谢坤山的人生
- 5625℃学“草”先通“楷”
- 5285℃中国书法结体原则感悟
- 5087℃“书”无十年功
- 4451℃线条:中国书法的基因
- 4380℃学习与欣赏书法的三重境界
- 3507℃汉字·唐诗·书法
- 3444℃中国书法存在价值初步探
- 3405℃书法称不上最高艺术
- 3104℃毛泽东与作家孙俍工的书法缘
- 04-10艺术如何不老
- 03-30推荐诗集《回眸》方成义 著
- 08-18让书法架起一座桥——怀念著名书法艺术家王渊华先生
- 07-24细节——九届国展随谈
- 07-24如何面对丧失文化身份的中国书法
- 07-24“主题”书法的发展与流弊——从写到画、到做、到俗(下)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