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WWW.ZHSFW.COM

首页 > 书论

  • 《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墨法艺术解析

    《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墨法艺术解析
    ■宋玉麟

    林散之被誉为“当代草圣”,“王觉斯之后第一人”,“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人称“三百年出了一个林散之”。启功看到林散之的字,脱 ......

    2010-12-08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63 ℃ 0
  • 楷书结体三原则

    楷书结体三原则
    ■ 佚名

    楷书结构方正,又最讲法度,故而极易流于平板、正局、无生气。今人多采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来避免这种缺憾 ......

    2010-12-07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64 ℃ 0
  • 米芾与淮阳军考辩

    米芾与淮阳军考辩
    ■ 张利

    北宋的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土、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太原,迁居湖北襄阳,故有“米襄阳”之称,后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 ......

    2010-12-07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57 ℃ 0
  • 《平复帖》释文及作者新考

    《平复帖》释文及作者新考

    《平复帖》释文及作者新考
    ■红荆藤

    《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传为晋陆机(公元262——303)作书,凡9行,上有宋徽宗赵佶泥金题签和“宣和”、“政和”二印。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2010-12-07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67 ℃ 0
  • 书法“书卷气”研究文献综述

    书法“书卷气”研究文献综述

    ■ 魏晓飞

    摘要书法“书卷气”的论述,可以说众说纷纭。本文是以历代书法文献为基础,研究“书卷气”的著作、文章为材料,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整理与爬梳,以便能更清楚的理解书 ......

    2010-12-07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51 ℃ 0
  • 书法形式构成基本要素

    从念书到现在,我对二王书法一直非常感兴趣,也一直在钻研。年轻的时候,在西方的形式构成理论的影响下,我切入了书法,也切入了对二王的学习。慢慢地重新回归到古典之后,越来越发现传统的东西非常博大,甚至 ......

    2010-11-25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26 ℃ 0
  • 关于当代楷书创作与发展现状的思考

    [内容提要]
    与古人相比,现在的书法家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广阔的展示空间,同样也有着难以抑制的浮躁心理和名利欲望。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楷书书法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深入分 ......

    2010-11-24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58 ℃ 0
  • 书法究竟是什么

    书法究竟是什么
    ■邱振中

    二十世纪哲学最重要的课题,无疑是对语言的思考。自从有记录的历史诞生以来,就不断有人对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二十世纪对语言的思考有两个前所未有的特点:一, ......

    2010-11-24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38 ℃ 0
  • 让书法架起一座桥——怀念著名书法艺术家王渊华先生

    让书法架起一座桥——怀念著名书法艺术家王渊华先生

    纪念王渊华先生...

    2010-08-18 习书随笔 1416 ℃ 1
  • 告别《书法》

    我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间,即忠实于《书法》的读者,三十余年后今天我不得不向她告别了。因为这三十年间,我觉得《书法》也同人一样变得越来越苍老,越来越枯瘦,越来越空虚,再不像原来那种以振兴中国书法为己任的朝气蓬勃青春焕发的《书法》了。...

    2010-05-26 蒋含光 习书随笔 267 ℃ 0
  • 致全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的一封信

    张海先生:
    读了你们发表在《书法》2010第4期上的《2009中国书法年度报告》(摘要)后,报告中的很多观点,我都赞成。我认为对当前中国书法的现状,我们还不能估价得太高,这些东西还是留到后人来评价的好。因为现在的二、三十年比中国数千年的书法史,它仅是一个短短的瞬间而已。要说现在就超过了前人多少倍,那就太幼稚,太可笑了。...

    2010-05-26 蒋含光 习书随笔 3147 ℃ 1
  • 千字文九条幅 福建陈良光书法作品选登(三)

    千字文九条幅 福建陈良光书法作品选登(三)

    第一幅 点击放大(高清图片)第二幅 点击放大(高清图片)第三幅 点击放大(高清图片)第四幅 点击放大(高清图片)第五幅 点击放大(高清图片)第六幅 点击放大(高清图片)第七幅 点击放大(高清图...

    2010-02-27 shxw 文房墨宝 39617 ℃ 24
  • 书法与乐趣

    《世说新语》里有篇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说在某个雪夜,王子猷忽然想念戴安道,于是经一夜行船,来到戴安道的门前,却不见而返。问其原因,王子猷回答:“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完 ......

    2009-12-03 shxw 软笔书论 10507 ℃ 19
  • 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我在网上敲上“书法”两字进行搜索,说实话,找到的内容少得可怜,层次也不算高。互联网的确是世界的窗口,狮子老虎狗无所不包,但关于书法的内容还是太少了。失望之余,看到某网站上有“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2009-12-03 shxw 软笔书论 9164 ℃ 26
  • 西泠入书协:是改革冲动还是权力献媚?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全国两会刚开完,也是国家颁布《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公布国务院大部制机构改革方案的时候,而且,就在公布的当天,我应邀接受了一家电视台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专访,恰好也是在这 ......

    2009-11-14 shxw 软笔书论 2426 ℃ 10
  • 甲骨文书法“今夜月明人尽望 来年花发各自知”

    羿耿庵,1959年生,江苏常州市人,受业于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家沙曼翁先生,于1979年起专业从事书法创作。擅长篆、隶、楷、行各体书法及篆刻,尤精甲骨文、草篆、草隶。曾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香港科技大学、江苏省美术馆、常州博物馆等地13次举
    办个人书法篆刻展,作品先后被香港科技大学、江苏美术馆、常州博物馆、国内外艺术收藏家珍藏。...

    2009-09-05 羿耿庵 软笔书论 428 ℃ 0
  • 没有创新等于零

    □严学章
      【内容提要】
      新时期中国社会的主题是改革创新。新时期中国美术书法艺术的主题同样是改革创新。创新是艺术第一生产力。当前以展览为中心的美术书法的创作机制和评审机制,制约了艺术的创新 ......

    2009-07-29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19 ℃ 0
  • 围棋和书法的相通性浅探

    一、二者产生的哲学依据具有相通性
    文字的产生是个漫长的社会实践的体验过程,是个漫长的对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体验过程。以文字为载体的书法也是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结果。古代先贤们认为书法产生的 ......

    2009-03-14 shxw 软笔书论 3932 ℃ 5
  • 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像(公元321——379年)

       宋拓兰亭帖卷纸本(据传为唐代欧阳询摹本,最得王羲之原作神韵)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位于浙江绍兴市西南兰渚山下的兰亭碑亭,亭内耸立着6.8米高的御碑, ......

    2009-03-14 shxw 软笔书论 20930 ℃ 21
  • 晚明书坛巨匠----倪元璐

    明代是继宋、元之后,帖学书法又一次发展和普及的历史时期。继宋代之后, 朝野间掀起的丛帖汇刻之风, 给明代书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明代书法的主要特点之一。法帖传刻十分活跃。其中著名的有常姓翻刻《 ......

    2009-03-11 shxw 历代书论 7254 ℃ 4
  • 王羲之是否当过“人质”?

    据《晋书》卷八十本传载,王羲之初涉仕途时即不乐京师(建康,今南京),苦求外任。后经一番周折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得以远离京师前往武昌,任镇守在那里的庾亮(289~340年)府中的参军,后转为长史。关于此举 ......

    2009-03-11 shxw 历代书论 2751 ℃ 1
  • 小议颜真卿书法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一、颜体对日本书法的影响
    唐朝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对周边地区产生过重要影响。日本受汉文化影响最深、吸收最多的时期是唐朝,至今在日本的语言、宗教、艺术以及民俗里依 ......

    2009-03-11 shxw 软笔书论 4331 ℃ 1
  • 过时的颜真卿?

    颜真卿不论楷书还是行书,在唐后历代书法的地位都是坚如磐石的。时至今日,传承千年的颜体似乎黯然消色,在各种比赛里几乎找不到太多的影子。对于这种窘境,我们似乎应该反思了。
    (一)审美风味的变迁 ......

    2009-03-11 shxw 软笔书论 4584 ℃ 12
  • 浅析誊录制度对北宋习书态度的影响

    古代,任何与科举考试有关政策的变动和确立都能引起举子学习态度及学习内容的相应改变。“誊录制度”是宋代紧继糊名制度实行之后的又一重要科举考试政策。所谓“誊录”是指把考生的卷子按原来的内容派专人全 ......

    2009-03-11 shxw 软笔书论 880 ℃ 0
  • 以师为楷模的安康

    自幼酷爱书画,早年曾与同乡的许鸣岐先生研习书画,17岁时从师同里的海上著名金石书画家钱君匋先生,从此他走上了一条系统、正规的学艺之路。他的书法从秦汉篆隶入手,尤致力于北魏张黑女碑,继而深研 ......

    2009-03-11 shxw 软笔书论 1209 ℃ 1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