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WWW.ZHSFW.COM

首页 > 书论

  • 永和九年兰亭雅集及其文化意义

    文人雅集是两晋风流、崇尚清谈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盛世有雅集、诗酒兴会,西晋的“金谷诗会”即为典型;奔散丧乱之际也有文人聚会,中原陆沉、晋室南渡时的“新亭诗会”即是,其他文人间的雅聚谈玄更是频繁 ......

    2008-03-24 shxw 软笔书论 1002 ℃ 0
  • 王愔 古今文字志目

    上卷古书三十六种 古文篆 大篆 象形篆 科斗篆 小篆 刻符篆 摹篆 虫篆 隶书 署书 殳书 缪书 鸟书 尚方大篆 风书 鱼书 龙书 麒麟书 龟书 ......

    2008-03-17 shxw 历代书论 1460 ℃ 0
  • 陶弘景 与梁武帝论书启

    陶弘景(四五六年——五三六年),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仕齐,梁时隐居。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作了一定研究。
    北宋黄伯思认为 ......

    2008-03-17 shxw 历代书论 797 ℃ 0
  •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著笔者调和也,顿角者是蹙捺也。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 ......

    2008-03-17 shxw 历代书论 1852 ℃ 0
  • 王羲之·自论书

    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伦,其馀为是小佳,不足在意 ......

    2008-03-17 shxw 历代书论 1431 ℃ 2
  • 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

    天台紫真谓予曰“子虽至矣,而未善也。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刀圆则润,势疾则涩;紧则劲,险则峻;内贵盈,外贵虚;起不孤,伏不 ......

    2008-03-14 shxw 历代书论 1464 ℃ 0
  •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

    臣僧虔启:昨奉敕,须古来能书人名。臣所知局狭,不辨广悉,辄条疏上呈羊欣所撰录一卷,寻索未得,续更呈闻。谨启。   秦丞相李斯,秦中车府令赵高,右二人善大篆。   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 ......

    2008-03-14 shxw 历代书论 493 ℃ 0
  • 索靖·草书状

    圣皇御世,随时之宜,仓颉既生,书契是为。   科斗鸟篆,类物象形,睿哲变通,意巧滋生。  损之隶草,以崇简易,百官毕修,事业并丽。  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  ......

    2008-03-14 shxw 历代书论 778 ℃ 1
  • 成公绥·隶书体

    皇颉作文,因物构思;观彼鸟迹,遂成文字。灿矣成章,阅之后嗣,存在道德,纪纲万事。俗所传述,实由书纪;时变巧易,古今各异。虫篆既繁,草藁近伪;适之中庸,莫尚于隶。规矩有则,用之简易。  随便适宜 ......

    2008-03-14 shxw 历代书论 617 ℃ 0
  • 江式 论书表

    江式,(?年---五二三年)后魏书法家。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字法安,历官骁骑将军。世传篆榴训诂之学。洛京宫殿门榜,皆式所书’延昌间撰集字书四十卷,号曰《古今文字》,惟其未成。
    《论书表》,述其撰 ......

    2008-03-14 shxw 历代书论 458 ℃ 0
  • 晋 鲍明远 飞白书势

      飞白书势 (晋)鲍明远 撰
      秋毫精劲,霜素凝鲜。沾此瑶波,染彼松烟。超工八法,尽奇六文。鸟企龙跃,珠解泉分。轻如游雾,重似崩云。绝峰剑摧,惊势箭飞。差池燕起,振迅鸿归。临危制节,中险腾机 ......

    2008-03-14 shxw 历代书论 656 ℃ 0
  • 晋 卫巨山 撰字势

      字势 (晋)卫巨山 撰
      黄帝之史,沮诵仓颉,眺彼鸟迹,始作书契。纪纲万事,垂法立制。帝典用宣,质文著世。爰暨暴秦,滔天作戾,大道既泯,古文亦灭。魏文好古,世传邱坟,历代莫发,真伪靡分。大晋 ......

    2008-03-14 shxw 历代书论 519 ℃ 0
  • 论中国书法的“三性”与“三境”

    “第十五界中日自作诗书法展”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书协理事、外联部主任、国际书法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蔡祥麟在日方为其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作了题为:《论中国书法的“三性”与“三境”》的演讲,并回 ......

    2008-03-13 shxw 软笔书论 764 ℃ 1
  • 卫夫人 笔阵图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喑于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 ......

    2008-03-13 shxw 历代书论 1250 ℃ 1
  • 赵壹·非草书

    余郡士有梁孔达、姜孟颖者,皆当世之彦哲也,然慕张生之草书过于希孔、颜焉。孔达写书以示孟颖,皆口诵其文,手楷其篇,无怠倦焉。于是后学之徒竞慕二贤,守令作篇,人撰一卷,以为秘玩。余惧其背经而趋俗, ......

    2008-03-13 shxw 历代书论 533 ℃ 0
  •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

    字画之始,因于鸟迹,仓颉循圣,作则制文。体有六篆,要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纡体效尾,长翅短身。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緼。扬波振激,鹰跱觯鸟震,延颈协翼,势似凌云。或轻举内投,微本浓 ......

    2008-03-13 shxw 历代书论 919 ℃ 2
  • 崔瑗·草书势(含今译)

    [原文]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爰暨末叶、典籍弥繁;时之多僻,政之多权。官事荒芜,勦其墨翰;惟多佐隶,旧字是删。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 ......

    2008-03-13 shxw 历代书论 538 ℃ 0
  • 许慎·说文解字序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 ......

    2008-03-12 shxw 历代书论 1419 ℃ 0
  • 新世纪书法国际视野及其文化身份——沈鹏、王岳川对话录(上)

    一、中国书法可持续发展与书法国际视野
    王岳川:沈先生,最近中国书法界有一些新的动向,主要表现为对书法文化复兴的重视,对书法的西化美术倾向的理性清理,以及在匡时国际拍卖公司和嘉德拍卖公司近期拍品 ......

    2008-03-12 shxw 软笔书论 536 ℃ 0
  • 当代书法形式嬗变研究(上)

    展览会的引入和兴起为当代书法寻绎到一方全新而充满活力的亮丽舞台。传统文人士大夫于书斋、案头雅玩的书法与风清骨俊的魏晋风度渐行渐远,而与传媒、展览、评选、拍卖等联系在一起。同时,一个与展览、比赛 ......

    2008-03-12 shxw 软笔书论 699 ℃ 0
  • 王铎《与大觉禅师等书启卷》辨伪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与大觉禅师等书启卷》,原作无名款,因卷末钤有白文“王铎”及朱文“觉斯”两枚印章,一直被视为王铎的真迹。
    《与大觉禅师等书启卷》,绫本,行书,凡58行,共434字,纵26厘 ......

    2008-03-12 shxw 软笔书论 1907 ℃ 0
  • 兰亭雅集 “逼”上兰亭

    公元353年上巳节的山阴兰亭,汇集了42位名士,修禊洗濯以去邪除灾,曲水流觞以畅叙幽情。那次兰亭雅集,为后世留下了37首情醇才富的兰亭诗,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造就了千秋书圣王羲之, ......

    2008-03-12 shxw 习书随笔 1305 ℃ 1
  • 急就篇 史游 编撰

    《急就篇》,西汉史游编撰,成书时间约在公元前40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识字与常识课本。关于“急就”二字的意思,宋人晁公武是这样解释的:“杂记姓名诸物五官等字,以教童蒙。‘急就’者,谓字之难知者,缓 ......

    2008-03-11 shxw 历代书论 1685 ℃ 2
  • 东汉 蔡伯喈 隶势

    鸟迹之变,乃惟佐隶。蠲彼繁文,崇此简易。厥用既宏,体象有度。奂若星陈,郁若云布。其大径寻,细不容发,随事从宜,靡有常制。或穹窿恢廓,或栉比针列。或砥平绳直,或蜿蜒胶戾。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 ......

    2008-03-11 shxw 历代书论 821 ℃ 0
  • 李斯·用笔法

        夫用笔之法,先急回,回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脚,若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善深思之,理当自见矣。...

    2008-03-11 shxw 历代书论 1020 ℃ 1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