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篆刻 > 印学杂记 / 正文

陈道义篆刻评议(韩天衡)

兰亭书童 2013-10-29 印学杂记 评论

 陈道义篆刻评议

 作者:韩天衡

  陈君道义,曾在西南师范大学从我学兄徐无闻攻读书法硕士,毕业后分配到苏州工作。十几年来对篆刻史、印学有较系统的研究。有时他来上海敝庐问学,我觉得他治学严谨、作事认真。去年邀其合撰《点击中国篆刻》一书,更反映出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执着精神,这是从艺者难能可贵的。
  在篆刻创作方面,道义走的是常规之路,先从秦汉印入手,后学明清流篆刻之变化,再化解古文字研究等印外功夫。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已初步形成了他自己的篆刻语言,《书法报》等专业报刊上也有关于他的专题介绍,展现了他的艺术追求之路。从他新近示我的印作来看,篆法多取意于战国中山王器铭文,将悬针笔法与抽象装饰的点画运用得恰到好处;结构布局上以平正工稳为主,但时有一些创意使人回味。整体印象是以静为胜,精工雅致,不作花哨之举,与其心如止水的个性相吻合,所谓“印如其人”是也。
  然而,相对形成定势的篆刻作品如何再求突破?这是每一位中青年篆刻家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根据道义君的印作,窍以为首先其用刀要再大胆些,须在爽利的刀法中获得自由的愉悦,正如明人朱简所言“刀法者,所以传笔法是也”。其次,他的印文章法布局要更随意些,能做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最好。当然,“随意”并非“随便”,而是大处着手,小处不雕,精微之致,反不露痕迹,是谓高人一筹。我言此两点拙见,不知道义君以为然否?

 

Tags:篆刻   评议   陈道义   韩天衡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