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篆刻 > 印学杂记 / 正文
陈道义篆刻评议
作者:韩天衡
陈君道义,曾在西南师范大学从我学兄徐无闻攻读书法硕士,毕业后分配到苏州工作。十几年来对篆刻史、印学有较系统的研究。有时他来上海敝庐问学,我觉得他治学严谨、作事认真。去年邀其合撰《点击中国篆刻》一书,更反映出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执着精神,这是从艺者难能可贵的。
在篆刻创作方面,道义走的是常规之路,先从秦汉印入手,后学明清流篆刻之变化,再化解古文字研究等印外功夫。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已初步形成了他自己的篆刻语言,《书法报》等专业报刊上也有关于他的专题介绍,展现了他的艺术追求之路。从他新近示我的印作来看,篆法多取意于战国中山王器铭文,将悬针笔法与抽象装饰的点画运用得恰到好处;结构布局上以平正工稳为主,但时有一些创意使人回味。整体印象是以静为胜,精工雅致,不作花哨之举,与其心如止水的个性相吻合,所谓“印如其人”是也。
然而,相对形成定势的篆刻作品如何再求突破?这是每一位中青年篆刻家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根据道义君的印作,窍以为首先其用刀要再大胆些,须在爽利的刀法中获得自由的愉悦,正如明人朱简所言“刀法者,所以传笔法是也”。其次,他的印文章法布局要更随意些,能做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最好。当然,“随意”并非“随便”,而是大处着手,小处不雕,精微之致,反不露痕迹,是谓高人一筹。我言此两点拙见,不知道义君以为然否?
- 上一篇:傅抱石为毛泽东篆刻的印章
- 下一篇:俞建华:柔毫铁笔见峥嵘
猜你喜欢
- 2015-03-15 中国印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在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开幕
- 2015-03-13 金陵篆刻王刻章上万枚 50斤石头刻“印王”
- 2015-02-10 81枚大佛印石背后:80后篆刻家的执着与责任
- 2015-02-02 谢纪元书法篆刻展在西安开展
- 2015-01-27 长三角三省一市十印社篆刻精品联展(合肥巡展)
- 2015-01-19 上海书法篆刻作品安徽展亮相合肥
- 2015-01-09 第二届中华妈祖文化全国书法篆刻大展入展名单
- 2015-01-04 枣庄篆刻家向万印楼捐赠作品
- 2015-01-04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征稿启事
- 2014-12-31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正式启动
- 搜索
-
- 01-28印泥的收藏和使用
- 08-15中国四大名砚简说
- 08-15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二十 许雄志
- 08-13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九 张弓者
- 08-08巴林石玛瑙冻的形成与保养知识
- 08-08端砚著名坑洞有哪些?
- 08-08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八 葛冰华
- 08-05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七 陈国斌
- 08-04端砚名家:陈洪新
- 08-04浅谈篆刻的运刀
- 6855℃篆刻常用章法要领
- 3061℃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一)
- 3032℃印章名称
- 2843℃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二)
- 2838℃民族精神的一种范式:金石精神——篆刻艺术意识形态论
- 2482℃篆刻工具
- 2277℃篆刻刀法
- 1506℃刘源篆刻作品选登
- 1459℃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 1426℃战国朱文官玺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