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篆刻 > 印学杂记 / 正文
端砚产于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砚石出自不同的坑口,区别是比较大的。坑口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按开采地点的不同 可以分为山坑和水坑两类。水坑佳品细腻嫩爽,滋润坚实,致密严实,具有发墨不伤毫,呵气可研墨的特点。因其常年浸泡于水中,纹润如玉,所以端砚能达到致密、坚实、幼嫩、细润的优点。 按端石开采的时间不同 可以分为宋坑、明坑和清坑。 宋坑又分为"将军坑"、"梅花坑"、和"坑仔岩"三种。将军坑石色紫红如猪肝,润滑坚实。砚石中有火捺、金星点、以及金钱火捺等石品。梅花坑也称"九龙坑",砚石呈灰色微黄色,有梅花点,因此得名,该坑又以眼多著名。坑仔岩石质纹理细腻、坚实,有青花、火捺、蕉叶白等名品,又以眼多著称。 明、清两代的岩石按各个开采时期的不同 各可称之为明宣德坑、万历坑,清乾隆坑等 按端砚开采的地点分 可分出水归洞、大西洞、小西洞、东洞、古塔岩、朝天岩等。其中水归洞和大西洞之砚石最佳。 按端石开采的监坑主和发现该矿人的姓氏分 可以分出吴兰修坑(道光年间)、张之洞坑(光绪年间)和麻子坑等等。所谓麻子坑,在乾隆年间,有一矿工姓陈佚名,满脸麻子,是他发现该矿并首先开采,故而得名。麻子坑石质坚实、细腻、幼嫩,有青花、蕉叶白、火捺等名品,尤其以鸲鵒(八个)眼、鹦鹉眼、凤眼等石眼著称于世。老坑(水岩) 坑仔岩 坑仔岩砚石质优良,幼嫩、纹理细腻、坚实且滋润。但坑仔岩砚石不像老坑或麻子坑那样层次分明。石色青紫稍带赤,颜色花纹均匀,也不如老坑或麻子坑砚石色彩斑斓。石品花纹中有蕉叶白、鱼脑冻、青花、火捺以及各种石眼,尤以石眼多著称。其石眼色翠绿(间有黄色),有的作七、八重晕,黑睛活现,形似鸟兽之眼,乃是端溪各坑中的高级砚材。 麻子坑 麻子坑有水坑和旱坑之分,两洞口相隔不过5米,水坑在下,终年浸水,洞内泉水从岩壁不断渗出;旱坑在上,亦为“泉生石中”,不过积水时间比水坑稍短。麻子坑位于老坑之南约四公里处,洞口在山岩上,距山脚之端溪水约600米。该处山坡陡峭,怪石嶙峋,山道崎岖险峻,攀登不易,上落困难。 相传麻子坑得名于一位脸上生有麻子的采石砚工,该砚工在清代乾隆年间发现此坑,并冒险开采,为纪念这位开拓者,人们将他发现的砚坑取名麻子坑。 麻子坑砚石质地高洁,优质的麻子坑石可与老坑石媲美。一般来说它仅次于老坑,而与坑仔岩同级,如遇佳石则又胜于坑仔岩。麻子坑如果不认真细看,容易与老坑混同,砚石中有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猪肝冻、金钱火捺、天青、天青冻以及石眼等石品花纹,石眼尤佳,多碧绿,有瞳子,间有鸲鹆眼、鹦哥眼等佳石,眼中有晕,且作数层,可制成高档砚材。 宋坑 宋坑因在宋代被发现而开坑采石,故取名宋坑,均位于肇庆市北郊七星后面的北岭山一带.。宋坑砚石由于产石区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所以石质石色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宋坑砚石色泽是紫如猪肝,石色凝重而浑厚,这是宋坑砚石的主要特征之一,古代之宋坑砚大者是这种颜色的,苏轼在《孙莘老寄墨诗》中就有“端石琢马肝”的诗名,也有人称猪肝色,其表面还有所谓金星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优质宋坑砚石还有火捺,更好的是猪肝冻或金钱火捺。宋坑砚石由于矿区范围宽广,所以石质粗细不等,上乘的宋坑砚石质致密,润滑细腻,下墨快,发墨好,可作高中档的雕花砚材,其余则可制作墨海、淌池等砚台。 梅花坑 梅花坑的开坑采石始自宋代,原出自岭羊峡以东的高要沙浦典水村附近,故古人称典水梅花坑。目前梅花坑砚石多在肇庆市北郊北岭山的九龙坑开采,据说与宋坑砚石同出一脉。梅花坑洞较深,洞内石分三格,上下格石粗不能作砚材,只有中间一格如无裂缝则可采用。梅花坑石以多眼为主要特点,呈苍灰白微带青黄色,其中有梅花点者为佳,石质近似宋,下墨亦快,但石质与老坑、麻子坑、坑仔岩相比略为粗糙。然而,仍不失为端溪砚中有代表性的名坑砚石之一。 绿端坑 绿端石色青绿微带土黄色,石质细腻、幼嫩、润滑,最佳者为翠绿色,纯浑无瑕,晶莹油润,别具一格。清纪晓岚在自己的一块绿端砚上镌铭:“端溪绿石,砚谱不以为上品,此自宋代之论耳。若此砚者岂新坑紫石所及耶。嘉庆戊午四月晓岚记。”其砚侧镌诗云:“端石之支,同宗异族,命曰绿琼,用媲紫玉。是岁长至前三日又铭。”纪晓岚对绿端的评价与前辈有所不同,是有一定根据的。目前绿端也是一种较为名贵的端溪砚石之一。史料的记载中很少谈及绿端的下墨与发墨之事,只有提到绿端水坑润而发墨(绿端坑洞原有水坑和旱坑之分),旱坑则没有谈及。近年沙浦苏一村附近亦发现绿端石砚材。 绿端是指端州出产的绿石端砚,但绿色的砚石却不是只端州才有,广东恩平市有一种可以雕制成砚的绿石(但下墨不快,发墨也不好),吉林的松花石砚,甘肃的洮砚均为绿石,因此必须加以区别。 斧柯东砚坑 斧柯东砚坑位于斧柯东麓一带,从宋朝开始就有开采,斧柯东与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同一脉,开采坑洞分布很广,绵延几十公里。斧柯东砚石储量丰富,品种繁多,不乏优质砚石。石质与石色变化很大,石质一般较粗,好的砚石特征很像老坑坑、仔岩、麻仔坑三大名坑,也有鱼脑冻、蕉叶白、石眼、火捺、青花、翡翠等石品花纹,但斧柯东砚石较坚硬,敲之有金属声。
- 上一篇:在古今之間別開生面----张铭篆刻
- 下一篇: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四 王 丹
猜你喜欢
- 2015-03-17 端砚在拍卖市场量价齐升 媲美鸡血石及田黄
- 2015-03-17 古砚身价风生水起
- 2015-03-15 窃贼也识货 偷价值300万元端砚
- 2015-03-15 盘点世界十大著名宝藏(组图)
- 2015-03-15 著名的私人藏瓷
- 2015-03-15 著名画家焦秉义向革命老区捐赠书画作品
- 2015-03-13 不是名砚不动心 20
- 2015-03-13 古砚拍品连破纪录 新砚收藏价值不菲
- 2015-03-13 古砚成交价连破纪录顺势上扬 收藏价值不菲
- 2015-03-13 换个角度看收藏 只要看过就曾"拥有"
- 搜索
-
- 01-28印泥的收藏和使用
- 08-15中国四大名砚简说
- 08-15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二十 许雄志
- 08-13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九 张弓者
- 08-08巴林石玛瑙冻的形成与保养知识
- 08-08端砚著名坑洞有哪些?
- 08-08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八 葛冰华
- 08-05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七 陈国斌
- 08-04端砚名家:陈洪新
- 08-04浅谈篆刻的运刀
- 6855℃篆刻常用章法要领
- 3061℃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一)
- 3032℃印章名称
- 2843℃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二)
- 2838℃民族精神的一种范式:金石精神——篆刻艺术意识形态论
- 2482℃篆刻工具
- 2277℃篆刻刀法
- 1506℃刘源篆刻作品选登
- 1459℃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 1426℃战国朱文官玺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