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篆刻 > 印学杂记 / 正文
刘纲纪:“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我与陈浩有一段缘分,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与我通信谈论书法艺术问题,我感到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善恩的青年。后来我得知他从小就爱到家庭环境熏陶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外祖父浙江著名的书画家陈尧山先生对他的言传身教,又曾向篆刻家毕茂霖(字民望、邓散木高足)学习篆刻,这些经历对于他后来成为80年代初成长起来的那一批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中的一位佼佼者,是有重要关系的。这不仅表现在他在传统功力上受到了严格的基础训练,更重要的是他从前辈艺术家那里传承中国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并对书法篆刻创作有了相当广泛深入的了解和体验。这种了解和体验渗透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化为一往无前的激情,使他的作品看起来心仪老庄,又旁涉禅学,但在我看来,他的书法精神,主要的还是如他以榜书大字创作的岳飞的《满江红》中的两句词:“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一个人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他的生活经历、艺术道路、审美追求有着必然的关系,正是陈浩过去的成长经历和他数十年长期的执着、坚持、艰苦磨砺形成了他今天特有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气势恢宏、笔力道劲,通篇充满着激励、郁勃之气,但又是他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不是时下某些人喜欢的信笔涂鸦或故作惊世骇俗之状。这就是他的书法与众不同之处,也是其一大优点。不论书法在当代将发生多么大的变化,或将怎样无限地创作多元化,如果我们承认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艺术上的表现,那么与岳飞名言“壮怀激烈”相应的气势力量之美是不可忽视的。陈浩书法继承了中国书法传统中重气势力量之美这一派系的书风,同时又具有了与前人不同风格。他生长在海宁,钱江潮的汹涌澎湃和浙江书法前贤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从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感觉到有吴昌硕、沙孟海、倪无璐王铎的影子在闪动,忽隐忽现。但又不觉得是某一家某一派的变相摹拟,这是难能可贵的。
陈浩的篆刻,是他艺术灵感发挥的又一个领域,风格上一如他的书法,同样是追求雄浑与大气,所不同的是他较善于经营于方寸之间的分朱布白,用刀的纵横擗阖,因此,质朴、凝重,高古是他印作的主色调,当然也不乏有雄秀相参,委婉空灵之作。而且这次他借助木刻手法把篆刻作品放大布置在展厅之中,不但形式新颖、重点突出,而且大大强化了篆刻作品在展示过程中的视觉效果,这也不失为一种创新。
艺术无止境。我期望于陈浩的是在继续保持发扬他的笔力道貌岸然劲气势恢宏的风格的同时,更多地注重沉稳、精密、凝练、含蓄、隽永,更自觉、更充分地将后者与前者结合起来,不断创作出新的精品力作,不断攀登艺术高峰。
- 上一篇:印石研磨技巧
- 下一篇:李刚田:直心堂主陈明德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1-28印泥的收藏和使用
- 08-15中国四大名砚简说
- 08-15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二十 许雄志
- 08-13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九 张弓者
- 08-08巴林石玛瑙冻的形成与保养知识
- 08-08端砚著名坑洞有哪些?
- 08-08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八 葛冰华
- 08-05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七 陈国斌
- 08-04端砚名家:陈洪新
- 08-04浅谈篆刻的运刀
- 6855℃篆刻常用章法要领
- 3061℃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一)
- 3032℃印章名称
- 2843℃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二)
- 2838℃民族精神的一种范式:金石精神——篆刻艺术意识形态论
- 2482℃篆刻工具
- 2277℃篆刻刀法
- 1506℃刘源篆刻作品选登
- 1459℃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 1426℃战国朱文官玺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