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篆刻 > 印学杂记 / 正文
他的篆刻风格给人们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吴带当风"四个字。历来的论者,给他的评价不一:一种认为“吴带当风”,珊珊尽致,同时也指出缺点。一种认为“吴带当风,,柔媚纤弱。一种认为“缩头伸脚”,妖冶媚人,是属于“野孤禅,之流。我认为第一种看法比较客观,第二种有片面性,第三种未免偏见过深.对于一个作家以及他的作品,必须全面地作具体分析。徐三庚篆刻艺术的最大特点有二:
(一)篆字结体,独具一格
所谓“吴带当风”,主要表现在篆字的结体上。他把篆字自然形态的疏密,加以改造:扩其疏,紧其密,增加曲线,延长伸展。运用这种夸张的艺术手法,是为了体现他以曲为美,以柔为美的艺术观。他在印章中的篆宇,笔笔体现了笔意,完全和他篆书的书风一致,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他这种对篆体的创造,是对篆刻艺术的一个很大发展。
(二)解放思想,敢于创造
徐三庚的创造比较大胆,这是难能可贵的。但他处在邓石如、丁敬等大家之后,要创造是比较难的,正如“崔灏有诗在上头”,束缚了后人写黄鹤楼的诗一样。另一方面,徐三庚又处在浙派渐趋下坡的情势之下,他虽向陈鸿寿、赵之深等人学习,但浙派的日趋公式化,不得不使他另找出路。这就要解放思想,大胆进行探索。
他从书体入手,把自己写篆书的风格,用之于刻印,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他着意于汉篆,而变其体,这样字有渊源,章有古法,刀有笔意,自成一家。他的创造,并不从“怪”中追求形式,而是在我国篆刻传统上去求发展,所以,说他是“野狐禅”,是一种过深的偏见。
下面简略地分析他的作品.
“臣钟毓印”和“雪塍”这两方印,疏密对比和对称。如“臣钟毓印”的在章法上都非常注意传统的“臣”和“印”二字,笔划较少,“钟”和“毓,笔划较多,分别作了对角呼应,使整体上有疏密对比。“雪塍”一印,基本上做到了对称,各种形态的笔划,都有互相呼应。在篆法上,以汉篆为结体,参以小篆笔意。无论白文或朱文,其起笔和收笔都有明显不同的笔势。在刀法上,有些起笔处用轻势,小心翼冀落刀,转弯处也轻轻一转,伸展处就大胆直冲,收笔处又较迟缓,各种刀法灵活运用,都服从于笔势。
徐三庚是采取夸张的艺术手法的,但有些印过分强调,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如下面“勖初父”一印,过于柔软纤弱,陷于牵强做作。这种“吴带当风”就不足取了。
- 上一篇: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六 鞠稚儒
- 下一篇:篆刻系列评论之五 李刚田
猜你喜欢
- 2014-02-02 书法三要素均有整体和局部两重性
- 2013-10-25 清代 徐三庚
- 搜索
-
- 01-28印泥的收藏和使用
- 08-15中国四大名砚简说
- 08-15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二十 许雄志
- 08-13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九 张弓者
- 08-08巴林石玛瑙冻的形成与保养知识
- 08-08端砚著名坑洞有哪些?
- 08-08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八 葛冰华
- 08-05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七 陈国斌
- 08-04端砚名家:陈洪新
- 08-04浅谈篆刻的运刀
- 6855℃篆刻常用章法要领
- 3061℃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一)
- 3032℃印章名称
- 2843℃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二)
- 2838℃民族精神的一种范式:金石精神——篆刻艺术意识形态论
- 2482℃篆刻工具
- 2277℃篆刻刀法
- 1506℃刘源篆刻作品选登
- 1459℃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 1426℃战国朱文官玺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