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名士雅集沪上 丹青情系华夏

兰亭书童 2006-05-29 画闻 评论
       近日,一个依稀可见古时“名士”风范的丹青雅集在沪举行,为眼下过多受到商业熏染的画坛吹来了一丝清风。

    身着唐装  言谈风雅

    徐汇艺术馆这栋雅致的小洋楼里高朋云集。10位来自海内外的华人丹青高手在此以书画会友。与一般画展不同,10人中不乏“名票”,或为著名学者,或为名人之后,他们身着唐装,言谈风雅。来自纽约的有长期主管佳士得拍卖行中国书画的黄君实和名医杨思胜;来自东京的是国画大师傅抱石之女傅益瑶;来自新加坡的为南洋艺术学院美术导师陈建坡;来自港台的是岭南派传人欧豪年教授、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征集评委周澄、文学家罗青、美院院长林章湖;另二位乃沪上诗画艺评名家谢春彦和南京博物院院长徐湖平。

    天涯孤鸿  忧画不“古”

    这些画坛“名票”并非以画为生,却真情投入,造诣非凡。他们经常相邀到各地举办联展,但并无商业目的。快人快语的傅益瑶说:“我们这些天涯孤鸿,就是以此来交朋友的。”

    他们以自己的书画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向人们传播着中国文化。陈建坡指出,当今国画界的创新,看上去是“洋为中用”,实则是以“洋”取代了“中”。黄君实也感叹,传统文化艺术的师资濒临断代。

    组成画会  周游列国

    举止儒雅温和的周澄长期以来执著地在台湾传授最为正统的文人山水画。他说,中国画的意境是建立在传统文学修养基础上的,否则无法将心中很细腻的情感表达出来。

    作家白桦先生看了画展后感言,中国画史中不少大家都是票友,王羲之是,八大山人也是。他还回忆起傅聪所说的话:在国外的日子里,最想的是中国文化界的朋友,是家乡的俚语,是父亲墙上挂的画……

    徐湖平院长具有组织管理才能,他当场建议,海内外名票们组成画会,周游列国,弘扬华夏文化。此倡议赢得了一片掌声。

Tags:华夏   名士   丹青   沪上   情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