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广东美术将评“60年60经典”
2009-10-9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卜松竹
导读:
—>
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接受记者专访
本周,“谭雪生、徐坚白从艺60年艺术展”位于广州市淘金北路22号之二的广州金雅轩画廊开幕。该艺术展一共展出60张画,其中徐坚白女士40张,谭雪生先生20张,都是画廊多年的压轴珍藏。
谭雪生和徐坚白的画展是广州最近众多“60年展览”中的一个代表。几乎与之同期,在广州美院美术馆有著名版画家刘其敏的回顾展开幕,早些时候,梁世雄的画展也刚刚在广东美术馆落下帷幕。一时间,对过往60年的回顾,对未来广东美术发展的展望,成为城中艺术界的一大话题。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自20世纪初以来,广东美术便与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从民主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从改革开放至今,每个时代都涌现出一批领风气之先的艺术家及创作。特别是近30年来,广东美术工作者们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深深体味着新时代的气息,“与人民同行、与祖国相依、与时代共进”成了广东美术的最强音,结合浓郁的地域色彩,使得广东的美术创作一直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
第一阶段:美协成立,整合广东美术界
许钦松认为,新中国成立60年广东美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从1966年到1976年,从“文革”结束到80年代末,从1990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随着时代特征的不同,无论在创作方向、艺术手法、关注角度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而且每个时代都出现了一批有很大影响的作品。
第一阶段的代表事件之一是,广东美协在1956年成立。自此广东美术界从分散自流的状态逐渐过渡到整合统一,开始有组织地进行创作、深入生活、参观访问等等。
这一时期,表现农业、工业、交通、能源基本建设的宏大场面以及对于领袖毛泽东、革命圣地、英雄事迹和工农兵形象的描绘等,都成了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黎雄才的《武汉防汛图》、潘鹤的《艰苦岁月》、黄新波的《年轻人》、胡一川的《前夜》等一批经典作品涌现。这时期广东的历史油画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再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可歌可泣的贡献,代表作如恽圻苍的《洪湖黎明》、冯钢百的《三元里抗英》、王恤珠的《金田起义》、余本的《黄河渡口》等。
第二阶段:“红色经典”频现,树立广东风格
许钦松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美术发展的第二阶段横跨整个“文革”时期。
虽然这一时期艺术创作受到很多限制,但广东在中国对外交往中处于独特的地位,比如有交易会这样面向国际的窗口,艺术创作的“面孔”相对不是总“板着脸”,比起内地的艺术家,发挥空间要大一些。
广东的年轻美术家们发挥聪明才智,运用极其有限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和严谨朴素的态度,创作了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作品,在全国树立了独特的广东风格,迎来了一个真正辉煌的时期。
汤小铭的《永不休战》、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大胆突破了“红、光、亮”和“高、大、全”的概念化模式,以平和写实的手法再现伟人形象,引起人们的共鸣,在全国影响巨大。
广东画家们将政治色彩与纯艺术巧妙结合,豪迈而不失人间情味,给予了同时代人莫大的启发。
与此同时,现代主义艺术也在广东悄悄发展起来,谭华牧、赵兽等艺术家所进行的个人化艺术风格探索尽管低调却取得相当高的成就,在美术史上应记一笔。
第三阶段:“伤痕美术”成时代文本
进入第三阶段,广东美术从“伤痕”中复苏,重新迸发青春活力,展现南方新气象。
1977年,广东画院恢复工作,省美协也恢复了活动。以这两个事件为重要标志,广东省的美术创作进入对“文革”、对中国文化历史全面反思的“伤痕美术”时期。
廖冰兄的《自嘲》、邵增虎的《农机专家之死》、尹国良和张彤云合作的《千秋功罪》等都轰动一时,成为研究中国美术史重要的时代文本。随后的上世纪80年代,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人们的观念率先从封闭单一走向开放多元,催生了一大批极具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潘鹤的《开荒牛》、郑爽的《黑牡丹白牡丹》等便创作于此时。
80年代末广东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一举拿下13个优秀作品奖,再次奠定了美术大省的地位。
第四阶段:主旋律与多样化并存
许钦松指出,广东美术发展的第四阶段可以视为“主旋律”与“多样化”并存的时代。广东艺术家们认为,“主旋律”应该是“代表着时代精神状态”和“时代的心声”,表现在题材上,除了革命历史题材外,还有健康向上的日常生活状态。去年,广东美协联同中国美协举办了“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广东入选作品占总入选作品的50%,优秀作品占总获奖数的63%。
2006年,广东省美协借成立50周年之机,举办“50年50件经典作品”评选活动,由美协会员一人一票选出心中的经典,堪称广东美术辉煌成就的一条“历史画廊”。许钦松表示,目前“60年60件经典作品”的评选也在进行中。将在原有的50件作品基础上,增加10件近年来创作的精品力作,全面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美术的思考和步伐。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艺术家都认为,广东美术的繁荣,与在这片土地上率先勃兴的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远在美国的徐坚白和谭雪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广东近代海上交通发达,早年利玛窦把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就是先到达广东、澳门,再前往北京。广东原有的民间艺术传统也十分丰富。如广彩、广绣、象牙雕刻、石湾陶瓷等,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都有陈设。可见这些民间艺术也早有融合中西的迹象。
- 上一篇:“世纪经典·巨匠之门”吴昌硕作品展
- 下一篇:“秋韵”中日画家联展
猜你喜欢
- 2015-03-18 河南将启动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
- 2015-03-17 广彩被误解为大红大俗 拍卖市场“非主流”
- 2015-03-16 常熟美术馆:首届全国水粉画大展作品展
- 2015-03-16 常熟美术馆:首届全国水粉画大展作品展
- 2015-03-15 名画《砥柱铭》曾藏于广东
- 2015-03-15 南京经典敲响2011春拍收官战(图)
- 2015-03-15 广彩被误解为大红大俗 拍卖市场“非主流”
- 2015-03-15 保利否认退出广东拍卖市场
- 2015-03-15 中国美术“十二五”的三个目标
- 2015-03-15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亮相河北
- 搜索
-
- 03-04中国书法杂志
- 01-222015年《国画收藏》杂志征稿启事
- 10-08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 在天津美术馆隆重开幕
- 09-17四川美术家协会2014年创作基地工作会在自贡召开
- 09-12于丹:教师应多拿笔写字
- 09-03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区复评结果
- 08-29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版画展区复评入选名单
- 06-24居大宁水墨鸭进驻全聚德展览馆
- 05-29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 在联合国总部开幕
- 05-16第四届 孤山证印 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征稿启动
- 7328℃被禁74年,“淫画”流落异乡
- 6101℃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名单
- 4374℃“大师风范——陆俨少画展” 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开幕
- 4347℃第九届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宝安展出
- 3772℃“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揭晓
- 3339℃武强抢救年画古版百余块
- 3130℃韩国《金昌烈画展》开幕
- 2849℃七十余幅民国洋画亮相刘海粟美术馆
- 2618℃首届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获奖名单
- 2424℃《百年巴金》大型画集出版
- 02-12中国美院昨日开考 考生达9500余人质量优于往年
- 06-06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名单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