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画坛巨星凋落双流

兰亭书童 2013-06-15 画闻 评论
       3月17日晚8时许,78岁的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李文信安详地躺在病床上,犹如熟睡。在和癌魔抗争了10年之后,这颗画坛巨星在家乡双流陨落。

  国画家李文信

  李文信在中青年时代即凭人物画享誉中国画界,年过五旬之后专攻山水画,以擅画最难画的林木而成为这一领域独树一帜的名家。 
 
    1981年,李文信为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绘制了《大渡河上》巨幅山水画。其作品还曾多次走出国门举办画展,至今已出版多本画集。为作画,李文信几乎走遍了国内的名山名水,并将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巧妙地融于笔端。李文信一生画风严谨,从无信手涂鸦之作,其在四川师范大学任美术教师的小儿子李炬回忆说:“我从未见父亲作过一张废画,即便偶有破绽,他也能巧妙补救。”

  由于在四川美术学院任教多年,李文信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重庆度过。1994年,退休后的李文信回到家乡双流定居。但两年后即不幸患癌症。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搁下手中画笔。

  教育家李文信

  李文信不仅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画家,更是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他一生执教美术近40载,著名画家罗中立、唐允明、叶毓中、姚思敏皆出自其门下。

  10年抗癌生涯里,常有慕名而来登门求教的画家后辈,李文信总是来者不拒,悉心教授。他眼光老到,往往能一眼找出症结之所在。据双流著名画家程绍君回忆,1999年,他带着新创作的《九寨神韵》登门求教,李文信只看了一眼就指出这幅画笔墨用得有些“过”了,显得不够“活”。但“不及”尚好补救,“过了”又该如何补救呢?李文信笑着将画翻了过来。他眼前一亮,这墨迹浸染的背面岂不正好修补?他心领神会,直接在画的背面重新加工。最终,这幅画入选《天府百年百人中国画油画大展》。

  由于学识渊博、画功深厚,李文信往往能力排众议、慧眼识英。1995年,女弟子孟夏描画山峦的笔法意象有些“古怪”,业界中人多不识。但李文信看后大喜,鼓励她说:“你一定要坚持自己这种独特风格,以后画成熟了,肯定能在画界脱颖而出。”果然,在后来的“西部大地情”画展上,孟夏以一幅八尺立幅山水夺得金奖。

  在众弟子眼中,李文信生性豁达、淡泊:“李老师不喜应酬交际,从不为名利奔忙,但如有弟子开办画展,他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一定会出席以示支持。”

  好丈夫李文信

  李文信平时的生活非常简单,除了作画授徒,惟一的爱好是旅游。他不嗜烟酒,闲暇之余偶尔听听戏曲,收藏些古董。由于其妻患眼疾多年,视力不好,家务事一直由他包办,他还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在双流棠湖公园旁定居后,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清晨晨练,中午午休,上下午作画,逢午餐和晚餐时间,就搁画笔而执锅铲,为家人炒菜煮羹。而饭后散步,他必携妻之手,一路温言提醒:“这儿有一步梯子……前面有一道坎坎……”

  今年3月,李文信病情复发。在逝世前一天,他还乐观地与妻笑谈:“龙泉的桃花开了,过几天我们一起去看桃花?”

  “用四个字来概括我们李老师,那就是艺高德劭。”女弟子、成都画院一级画师姚思敏说。她给恩师送来了一副挽联:半世纪匠心教育桃李无言自成蹊,一生中相倚书画声名有恒好入史。

Tags:双流   画坛   凋落   巨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