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成都大邑工地发现罕见北宋“兽冠陶俑”

兰亭书童 2010-07-08 热点透析 评论

 

    昨日上午,大邑县文管所副所长刘红彬和当地群众纷纷打来电话,记者立即驱车来到沙渠工业点成都蓝顶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施工工地现场,在该公司住宿楼地基挖掘现场,一座古代墓室已经暴露在外。大邑县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已经对古墓进行了保护和发掘。

    昨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古墓为一个总长4.15米、宽3.8米的双室墓,其中2个单室墓分别宽1.3米、长4.15米、高2.4米,每个墓共有9个龛,中间为1个大龛,大龛两边分别有4个龛,为对称上下龛。“根据墓室建造结构和墓砖特点,这个墓室应是北宋时期的。”刘红彬介绍说,从墓两边的龛判断,比以前发掘的宋代墓规模要大一些。

    据了解,此次出土了包括青釉碗、双耳罐、文吏俑、生肖俑、男侍俑、女侍俑等多种类型的近 40件文物,其中,出土完整的文物有3件陶俑。较之以前该县出土的同类物品,此次出土文物的做工更加精细。刘红彬介绍,这次墓室里面出土的陶俑,它的釉色比以前要施得厚一些,显得比以前要鲜亮,陶俑品种要多一些。刘红彬手拿刚清理出来的一件陶俑介绍说,这是一个通身施绿釉和黄釉的陶俑,它的帽饰上面装饰了一个动物的头像,具体是什么动物无法辨认,既不是十二生肖,也不是现有的动物形象,应该是祭祀中特有的神兽。这些人物陶俑是以前该县考古发掘从来没有发现过的,他给它暂时命名为“兽冠陶俑”。

    “这些造型独特的人物陶俑在我县尚属首次出现,在川西平原上都很是罕见,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刘红彬介绍,陶俑作为一种陪葬品,主要盛行于东周至宋朝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有秦始皇兵马俑,对于研究古代的舆服制度、军阵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义。

 

 

    

Tags:大邑   陶俑   成都   北宋   工地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