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云岗石窟免受煤尘侵扰 千年石佛脱胎换骨

兰亭书童 2010-08-23 热点透析 评论

    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

    昔日滚滚煤尘让云岗石窟的石佛披上“黑袈裟”,随着今日大同运煤线的改线,以及景区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措施,让千年石佛实现脱胎换骨般巨变。

    23日,站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6公里处武周山的云冈石窟前,放眼看去,经历千年风雨的一尊尊大佛,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永恒的微笑。

    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陆续开凿,融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于一体,是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杰作。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云冈石窟位于“中国煤都”山西大同,挖煤、烧煤、运煤带来的煤灰和二氧化硫污染,曾一度成为对1500多年前鲜卑民族所创造的这一伟大历史奇迹的最大威胁之一。

    据了解,大同市长耿彦波自2008年上任以来,打响了云冈旅游专线绿化战役和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役,该市投资17亿元对云冈旅游专线附近的5个行政村进行拆迁和重新绿化,并将晋华宫矿工人村拆迁,总动迁人口万余人。

    此外,大同市还充分挖掘云冈石窟建设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建成一座既有北魏风貌、又能延展石窟文化的精品园林景观。随着长达10公里的景观治理工程的实施和十里河的蓄水,核心景观区将再现北魏古河道景观,再现《水经注》中描述的“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盛景。

    随着109国道和339省道云冈景区段改线,使得云冈石窟成为一个封闭的大景区,免受“煤尘”侵扰,脱掉了“黑袈裟”。

    今日的云冈石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尘土飞扬的国道已为石佛更道扬长,取而代之道是宽阔整洁的旅游专线,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飘香;原来光秃秃的山上,各种树木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石窟的山门前,宽敞的广场绿草盈盈,取代了那些满目疮痍、破旧不堪的民房;十里河早已改变了原来臭水沟的模样,河水荡漾,波光粼粼。

    在云冈石窟采访时记者看到,景区内游人如织,在众人仰望的目光中,在蓝天碧草的掩映下,承载千年风雨的石佛益显雍容慈和。

 

    

Tags:石佛   煤尘   侵扰   石窟   免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