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中外考古学家:东西方交流数千年前就已开始

兰亭书童 2010-08-28 热点透析 评论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28日电(记者 张云龙、林超)一些中外考古学家基于研究表示,国际化并不是一个近几十年才有的现象,东西方交流的开端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出现。

    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学系教授马丁·琼斯28日说,“食物全球化”是其他“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并为其他阶段打下了基础。

    他说,食物全球化发生在4000—5000年前,然后在4000—3000年前,金属制品和其他的物品开始迁徙,还有动物。到了3000—2000年前,更为精致的东西开始全球化了,这就是中国“丝绸之路”的开端。

    琼斯是在25日至29日于此间举办的“鄂尔多斯青铜器与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北方草原通道”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上述观点的,这次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英国剑桥大学、鄂尔多斯市政府和和内蒙古文物局主办的会议,集中了9个国家、近百位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说,参会专家学者基本达成共识,在距今数千年前,分布在辽阔的欧亚大陆上的不同文化和人群已经开始频繁的文化交流和人群迁徙。

    另一位研究员刘国祥表示,虽然中外研究者很早就提出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但是可以说,直到近几年才有了可信的实证。“从食物的传播看东西方交流是个很好的途径,对于小麦东传和糜子西传的考古研究取得了这方面的证据。”

    琼斯说,大约在1万年前,开始出现农业,从1万年—5000年前之间,这些农作物移动的范围很有限,但是到了5000-4000年前,就好像泄洪闸被打开一样,各种作物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过去5年,中国考古工作者的发现和研究,为小麦传入中国的时间提供了许多证据。

    赵志军认为,小麦大约是在距今4500年前,传入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区域——黄河中下游地区。

    德国科隆大学教授弗兰茨·富奇斯表示,能在西方看到东方的植物,在东方看到西方的植物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如今人们在超市里才能看到的情景实际上数千年前就发生了。

    刘国祥说,一提到几千年前的史前社会,人们会觉得非常野蛮、非常落后,不可能进行这种远距离的交流。实际上目前考古发现的或者提供的资料可以非常清晰地告诉人们,远古时期的状况可能比我们所知道的或者所了解的要精妙得多、复杂得多。

    欧洲的考古学家曾经认为欧洲是文明的中心,文明从欧洲和地中海起源向四周发散到整个世界。“但是如今我们知道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世界上许多不同的文明中心,它们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遗产,并在传播中相互影响。”琼斯说。

    刘国祥表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在交流中缩小的,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人们更需要强调一些共性。对于史前交流的研究,就是想找到一些例证来借鉴。

中外考古学家:东西方交流数千年前就已开始

Tags:考古学家   东西方   前就   数千年   中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