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假徐悲鸿画可能是知假买假

兰亭书童 2011-09-20 热点透析 评论

拍出7280万元的“徐悲鸿油画”《人体蒋碧薇女士》实为学生画作。  (资料图片)

  近日,中央美院1982级10名学生联名称,2010年6月拍出7280万元的徐悲鸿油画《人体蒋碧薇女士》,实为他们1983年的习作,模特是一个江苏农村女孩。他们同时发布了5幅与《人体蒋碧薇女士》场景、人物都相同的画作,称均是当时的习作。

  按陈丹青所说,这幅画简直就是一个笑话,“现在人最起码的比较都做不出来,上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的区别,江南小姐和北方丫头的区别已经基本看不出来了”。明显的漏洞,依然能骗倒人,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骗的人眼力太差,还有一种就是明知有假依然买假。

  先说第一种。这幅画拍出了7280万元的天价,虽说有“徐悲鸿长子徐伯阳”所出示的“背书”,以及“徐伯阳与这幅画的合影”。但是谁都知道,现在艺术品市场会“讲故事”的人太多了,故事讲得越动听,越容易出问题。就算是“人傻钱多”,但这么大的一笔投资,买家不可能不找人鉴别。如果模仿手段确实高明,受骗倒有可能;但按陈丹青所说,这只是幅连“伪作”都算不上的骗人之作,只要找人鉴别,岂会轻易上当受骗?

  第一种可能性不存在时,就剩下了第二种可能,那就是“知假买假”。拍卖领域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一些买家故意炒作某件艺术品。假设一件藏品只值10万元,买家有可能出1000万元的高价。这里,买家和卖家有可能就是一个人,这么做只是为了炒,是为了谋取更大利益。

  具体到这幅徐悲鸿的假画,谁也不知道买家、藏家和拍卖公司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甚至都不知道这幅画到底有没有真实成交。反正,经过这么一次拍卖,产生了一幅价值7280万元的画。至于这幅画到底是不是徐悲鸿的,到底是真迹还是假画,根本不重要。只要没有人戳穿这个把戏,游戏就可以继续下去,就像击鼓传花一样一直往下传。

  联想到前段时间许多人关注的假金缕玉衣,舆论一直批评专家假鉴定,让银行深受其害。其实,银行真的这么天真,看一眼专家的鉴定书就信以为真?果真如此,那银行工作人员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背后有“猫腻”。

  所谓的专家鉴定书,就是一个价值证明,对于许多人来说,鉴定书比艺术品本身更重要。拍卖市场很多时候就是如此,所谓“徐悲鸿长子徐伯阳”出示的“背书”,很大程度就是一个价值证明。当事人都心知肚明,只是骗骗外面的人。艺术市场上假货多得是,有几个人是奔着艺术来的?鉴定书再加上拍卖,通过包装,假画一样可以卖出天价。可以说,只要没有人揭穿,无论是真画是假画,对于当事人来说,都未必有多大的损失。只不过不巧的是,这幅假徐悲鸿画假得过分了,不仅连外行人都骗不了,而且还有众多习作证明其假。

  不好说假徐悲鸿画一定是知假买假,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毕竟,这幅画假得在正常人的智商之外。这幅假画起码给我们两点启示:其一,拍卖往往不是奔着艺术去的;其二,天价拍卖也可能一文不值。明白这些,对于今天的艺术品拍卖,还是多抱一点游戏心态吧。

Tags:徐悲鸿   是知假买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