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从树法看山水画的人文寓意和笔墨程式

兰亭书童 2014-06-27 书坛快报 评论

窠石平远图郭熙作

  窠石平远图郭熙作

《湖庄清夏图》局部赵令穰作

  《湖庄清夏图》局部赵令穰作

读碑窠石图李成作(王晓补人物)

  读碑窠石图李成作(王晓补人物)

  俞丰

  学画山水当从画树入手,这是历代山水画家的基本共识。如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有“画须先工树木”之语,龚贤《课徒画稿》有“画山水先学画树”之说,《芥子园画传》有“画山水必先画树”之论。郑绩

  《梦幻居画学简明》引前人语曰:“山有家法,树无家法。凡写山水必先写树。树成之后,诸家山石俱可任意配搭。”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一般情况下,树是可以独立成画的,而山石则较少单纯构成完整的画面。并且,以中国画的常见构图程式而言,树多居前景,在画面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此毫不夸张地说,画好树当居作品的一半之功。所以不妨从历代树法的研究入手,来了解传统山水画的演变。

Tags:笔墨   寓意   程式   人文   看山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