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十月怀胎与一朝分娩

shxw 2008-01-18 软笔书论 评论

    陈天民 字玄伯,号奉天草民,别署易安庐主。中国书协会员,陕西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咸阳市书协副主席。

    书法作品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三等奖,全国第五届新人新作展最高奖,全国首届大字书法展三等奖等。入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纪念建党八十五周年书法展等。书法论文入选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从事书法教育工作以来,培养学员五百余人,其中三十多人进入国展,十数人已成为中国书协会员。

    自古以来,贤哲智圣们给书写汉字这种再普通不过的事物赋予了艺术的品质。即不是通过汉字的音和义,而是借助于汉字的形以及形构过程中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艺术语言来诉说情感、表达思想。如蔡邕所言:“书者,抒也。”扬雄所谓:“书为心画。”孙过庭所云:“形其哀乐,达其情性。”正因为书法艺术具有这样的艺术品质,所以,书法创作绝对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制作或照葫芦画瓢的仿效。

    书法艺术的实践应该是由书法学习、书法创作、书法欣赏这三条线拧起来的一根绳,它们交织着、拥抱着、统一着。所以我所理解的书法创作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格物致知。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定性,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游戏规则。书法也不例外,我们必须在这方面下足功夫。这里所说的功夫不是指把帖临多少遍,也不是指把古人摹仿得多么像,而是要分析经典法帖,在“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学习思想。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和思想构成新的点线形态、字形结构和章法虚实,其实这就是创新。这就如同体育中的球类比赛一样,运动员必须遵守运动规则,对规定性的专项技术进行训练,在临场时随机应变,创造性地发挥,形成自己的技术与风格。

    2、悟通思辩。中国书法历来是讲究技道双修的。技,是书法本体的要求;道,是书法本质的要求。本体是载体,这个载体上装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金开诚教授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归纳为四种思想,即阴阳学说、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克己修身。在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墨法、势的承接、形的背向、虚实相生、方圆并存等诸多因素中,甚至是一根独立线条之中,这些思想无处不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高超的书法技术,还必须努力学习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悟通思辩,在两者之间寻找到本质的统一。

    3、发明本心。书谱中云:“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山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这也许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生命意识和宇宙意识。我们要善于在大自然中、生活中去取象。我长期从事体育工作,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奋力拼搏的姿态和精神气质,甚至包括他们失败的瞬间,都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然后反映于自己的书法创作。比如在解决草书贯气的问题时,我经常联想到跳水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这个过程中一系列动作的组合与连贯,从而作用到笔势、字势的承接,取得一种意象的同一。翁方纲说:“世间无物非草书。”也就是说宇宙间万物皆可寓于书法。如山石之伟岸、流水之悠柔,如音乐中一字一板的铿锵和婉转悠扬的流畅,都可以在书法的铺毫重按和裹毫轻运中得到意象的统一。正因为我们在宇宙的无穷中取象万物,正因为我们给汉字以及点画赋予了生命,所以书法作品才在无穷的变化中达到和谐统一,才具有诗的意境以及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书法创作的过程始终伴随着书法学习的过程。当然,由于现代展览机制和展厅效果等方面的需要,我们今天的书法创作毕竟不同于古人那种自然流露的书写,所以我们要对一幅作品从形式、幅式、内容、风格到章法构成、用笔、用墨以至纸的颜色、材料的选取等,进行精心的构思和设计。我对形式的采用和材料的选取,是依作品的需要而定的,比如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我的作品内容写的是汉代三位皇帝关于求贤佐民方面的诏书,书体是草书,为了取得古朴苍茫的效果,我选用了质地较粗糙的毛边纸和较淡的宿墨,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效果。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远远不是书法创作本身,有志于书法艺术的朋友,切勿把一时的制作当成书法创作。

    书法创作就好比生孩子,我们必须去经历辛苦的十月怀胎,去经历妊娠的痛苦、去精心地营养和呵护腹中的胎儿,到了一朝分娩的时候,虽然仍免不了一番番阵痛和折腾,而呱呱坠地的鲜活健康的新生命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欣喜和幸福。如果我们不堪十月怀胎的辛苦,硬要一下子生出个孩子来,那么,生出的不是死胎必是怪胎。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