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由“不知有汗”引起的话题

shxw 2008-06-05 软笔书论 评论

    日前,散步至一家裱画店。店主向我推荐一幅字,称是A省前任书协主席××的书法作品,还说,买家肯出800元,而卖家却坚持要价1000元。

    ××的字,我看过,但没有给我留下丝毫印象。

    然,店主出于好意,我也不便拒绝。

    哪知,还没等我走近那张还不到四三开的字,字幅上一枚非常醒目的启首印就先进入我的眼帘,印式是椭圆形,较大,足有四厘米高,刻了四个字(粗白文):“不知有汗”。

    此印的章法、刀法之拙劣姑且不论,但看印文的内容,便知命刻者和刻印者的无知。

    店主问我:“如何?”

    我答曰:“‘不知有汗’,真可尽显此位书法家之无知。‘不知有汗’一词,闻所未闻。我只知道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典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意思是: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窃以为,对于一般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导致知识贫乏、学问浅薄,或可还有体谅之余地。问题是作为执掌一届省级书协主席的著名书法家,何以生造出“不知有汗”这一不知意作何解的印文来?

    即便是命刻此内容印章者在交代此内容时有笔误或有口误,然,作为也是问津古文字的刻印者难道也不知道“不知有汗”这四个字系读不通、解不明的语句?

    回家的路上,反复思索着那枚红底白字的“不知有汗”印章,作为书法家一员的我,倒是为那位书法同道红了一阵子脸;而作为也曾鼓刀耘石有年的我,也愣是为那位刻印朋友白了一阵子脸。再一想,真“不知”那两位书法、篆刻家“有汗”否?

    林散之先生尝称,书法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养出来的。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书法家和篆刻家,读书,可能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唯读书,方能解惑。

    书法、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字如其人”,在我看来,是如其才、如其识、如其学。

    连一位书协主席都如此,可见,时下的一些书法家的文化知识浅薄到何等地步!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