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书法也要“走出去”

兰亭书童 2013-10-18 软笔书论 评论

 

书法也要走出去 周斌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中国的儒、释、道思想中都含有的理念,都有讲求相互尊重、圆通兼容的精神。书法是中华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所体现出来的正是这种的精神。笔者曾对书法练习者做过长期跟踪与实验,结果发现接受过书法训练的人较少体验到焦虑,心态相对平和。书法创作确实对排除个体消极情绪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唐代虞世南在《笔髓论·契妙》中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清代的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也说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静躁俱平,都说的是同样的意思。     由此可见,小到一个人,书法可使人心境平和;大到一个群体,书法可使社会和谐,因为社会群体由每一个个体所组成;再大到天下,书法也能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注重和为贵的中华文化,为处理当今国际问题提供了中国古人的一种智慧。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应只是博物馆中的一个摆设,还要把它展示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必然之势,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西方主流媒体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还停留在中国功夫等层面,还难以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及里面所蕴含的温和精神,甚至有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采取的是一种含有敌意、带有攻击性的报道。为此,我们要推动跨文化交流。除了政府层面的文化交流之外,更主要的是指民间层面非官方形式的文化交流,因为民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超越政治和意识形态,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让西方社会决策者包括媒体接受一个客观的中国形象。     跨文化交流最大的障碍是语言,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同时是汉语学习的有效载体,通过书法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可向世界传播我们的语言,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使中西文化平等对话。因此,我们应超越对书法的狭隘理解,将书法纳入到国际文化交流的大视野之中,以配合中央所部署的走出去战略,将以书法为载体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Tags:也要   走出去   书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