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陆游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其在历史上的定位是“爱国诗人”。这位兼学养、品性与书艺于一身的大家,其飘逸遒丽,潇洒出神的书法,在尚意的宋代书坛,堪称独树一帜。笔者试就其书法风格及特征作一浅析。
陆游生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卒于嘉定三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别署甚多,宋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人。陆游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隆兴通判,夔州通判,宝章阁待制等职,曾一度投身军旅生活。生不逢时的他自幼便随家人四处逃亡,十七八岁时,其诗就为人所诵。昏暗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使得陆游的爱国主张没能得以实现。而在宋代诸位皇帝中,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出身江南土族、政治地位并不高的陆游看作是一位诗人,在很多时候宁愿让他去写他的诗,也不愿意他在身边谈什么“国家大计”、“复国兴邦”。亲身的经历、感受以及家庭教育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使得他在心灵深处,埋下了复国兴邦的种子。得不到重用的陆游几经挫折之后,只好把他的爱国热情付诸于诗,而书法也随之成为仅次子文学的理想寄托。
站在文化史的角度,陆游的一生是诗歌创作的一生,“六十年间万首诗”,这是他的甘苦、欣慰之言。在中国文学史上,人们多把他定位在“南宋四大家”之列,把他与范成大、尤袤、杨万里并称。清人赵翼在他的《瓯北诗话》卷六里有这样一段话:“放翁不以书名,而其书实卓绝一时。……是放翁于草书,功力几于出神人化。惜今不传,且无有能知其善书者,盖为诗名所掩也。”这充分说明了陆游其主要成就在于诗歌,人们所关心的也是他的诗。中国是一个文化之邦,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人才辈出,这样一来,陆游书法被人所忽视也是合乎常情的,其“书名”被“诗名”所掩也是必然的事情。
但这并不等于说陆游书法写得不好,而我恰恰认为他的书法与他的诗歌一样地让人惊讶,让人折服。他曾写“堂堂笔阵从天下,气压唐人折股钗”的诗句,从这里可以看出,陆游从小习书取法于晋人一路,尤其是晚年,他浸淫晋帖甚多。他在《瑕日弄笔戏书》一诗中明确地表达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取法对象:“草书学张颠,行书学杨风。平生江湖心,聊寄华砚中。”
从陆游有关书法诗作和现存的书法手迹、碑帖来看,他擅长于正、行、草三体书法,尤精于草书。陆游为什么会对草书特别感兴趣呢?我认为,其一,草书与豪放的个性有关。他要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情怀,用楷书、隶书、篆书等都不能淋漓尽致地充分发挥,而最合适的表达方式还是豪迈奔放的草书;其二,由于其爱国主张未能得到朝廷采纳,致使其满腔热忱不能得志,而草书便成了他排遣胸中郁闷、发泄内心惆怅的最好方法;其三,还与他一生嗜酒分不开。陆游嗜酒在他的诗中也屡见不鲜。如果说早年的陆游嗜酒成趣,是出于对李白的崇拜,那中年后的陆游酒醉作草,则是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愁绪和情怀。他在《草书歌》中曾云:“倾家酿酒三千石,闲愁万斛酒不敌。今朝醉眼烂岩电,提笔四顾天地窄。忽然挥洒不自如,风云人怀天惜力。神龙战野昏雾腥,奇鬼摧山太阴黑。此时驱尽胸中愁,捶床大叫狂堕帻。吴笺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已故著名陆游研究专家朱东润先生在《陆游选集》中曾这样评论说:“书法是中国的特有艺术,草书驰骤挥洒,更能发挥书家的不平之气,陆游此诗极能深入。”
陆游的书法作品,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雨,遗留下来的屈指可数。在传世陆游书迹中,除少数的摩崖题名和碑记外,主要是笔札和自书诗卷。从这些有限的作品中,足以向我们展示一位多才多情的书家形象,足以让我们领略到陆游书法的艺术风格。
以《焦山题铭》和《重修智者广福寺碑记》为代表的是他在楷书艺术上的成就。观江苏镇江焦山浮玉崖的 <焦山题铭),可看出有明显的颜真g即楷书笔势,可见中年的陆游书法确实已深得颜体楷书之风韵。与蔡襄《万安桥记碑》相较,要胜出一筹。陆游正书写得如此富有神韵,除陆游对颜真卿书体钟爱之外,还与陆游倾慕颜真卿“养气”、“处身”、“节义”、“忠孝”的人格魅力相关。以《玉京行》和《怀成都诗卷》为代表的自书诗迹是他在行书上的成就。《玉京行》是陆游摹杨凝式笔法,在气息和章法上与杨凝式的《新步虚词》极为肖似。足以见陆游学杨凝式已得其精神,除对杨凝式飘逸的书风钟情外,似乎也更是出于对其人生态度疏放上的爱慕。对杨凝式潇洒简逸、天真浪漫生活的向往。
《自书诗卷》(见图)是陆游传世墨迹中层晚之作,写完此书,放翁已八旬高龄。诗卷内容为陆游自作诗八首,依次为《论东村父老言》、《访隐者不遇》、《游近村》、《癸亥初冬作》、《美睡》、《渡头》、《庵中杂书》之一、《庵中杂书》之二。这八首诗分别收录在《剑南诗稿》卷五十五。此帖从章法布局看,结体开张,看似毫不经意,实则错落有致,富有新意。用笔节奏迟疾相发,墨韵浓淡匀称合理,点画精细微妙,纤毫毕露。通观全帖,却又不落窠臼。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感、节奏感和疏密紧凑的艺术效果。
可以看得出陆游在作书时非常轻松,既不自我卖弄,又不矫揉造作,而是一种自然的流畅,看不到书写的刻意。80岁的陆游已回到天真烂漫中来。而且从《自书诗卷》又可以看出它是诗人气质和书家风范的高度统一。无论是用笔、结字和布白都与其诗浑然一体,明程郇曾有这样的跋云:“放翁此诗甚流丽,而字亦清劲可爱。”细察此卷,其书仍然保留早年学习颜真卿、苏轼书法的某些笔法风格和习惯用笔,但又明显地融会杨凝式行书、张旭草书的某些长处,实属难能可贵的佳作。与其同时代的理学家、大学者朱熹称他“务观笔札精妙,意致深远”。元人愈庸赞誉曰:“宇画遒劲,扰跃龙凤翥,鹏搏鲲运。对之精爽飞越,诚见所未久也。”陆游一生的最大遗憾是“但悲不见九州同”。他的政治抱负不能施展,于是,只能付诸于诗,运用毛笔发泄愤满,以浇心中块垒。即使是到了晚年,他还是没有放弃对书法的学习,他在《学古》诗中曾云:“九月十九柿叶红,闭门学书入笑翁,世间谁许一钱值,岗底自用十年功。老蔓缠松饱霜雪,瘦蛟出海孥虚空。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其中前四句是自述,后四句是自评。且最后两句,其无视天下英雄的惊人之语,透露出他对自己书法的自信。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陆游的身世和遭遇决定了他书法作品既欲言又止,又柔中带刚;既有晋人的清隽玄澹,又有宋人的任性浪漫。而最能综合反映陆游意志和情怀的,莫过于他的行书。陆游“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谢池春》),他渴望“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观大散关图有感》,一生写有大量气壮山河的诗词,这种豪放的气势,在他的行书中是显而易见的。但陆游长期在壮志未酬的状态下度日,形成了豪放与婉约的矛盾性格,他的《诉衷情》就是一个显例——“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戎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所以,他的行书并不锋芒毕露,过分张扬,却有一种抑郁、含蓄、内敛的倾向。综观陆游的书法作品,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字如其人”的道理。同时,还应该看到,在毛笔作为主要书写工具的古代,内容和情感是主要的,而书法艺术只是处于烘托内容、抒发情感的从属地位,因而情操、品性、文化修养往往决定着书法的风格、气势和艺术高度。反言之,在毛笔不再是常用书写工具的今天,书法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然若无真实的情感、高深的涵养、纯良的心地,那就无法攀登书法艺术的高峰。
- 上一篇:黄庭坚黄山谷书学观点浅析
- 下一篇:魏晋时期的书法体征
猜你喜欢
- 2015-03-17 邱振中:探索书法的可能性
- 2015-03-17 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2015-03-16 林语堂: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
- 2015-03-15 弘一法师书法印章文稿欣赏
- 2015-03-15 于右任书法作品流传广 拍卖市场伪作多
- 2015-03-15 180米书法长卷600万起拍
- 2015-03-15 桂林举办2011年桂林•首尔中韩书法作品交流展
- 2015-03-15 “翰墨春秋美术书法展”在济南举行
- 2015-03-15 中国印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在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开幕
- 2015-03-15 王卫军书法展在艺加美术馆开幕
- 搜索
-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03-04冯钟云:笔墨之中的灵韵与自由意志
- 03-02章庭钰——中国画坛十大巨擘献礼两会
- 02-10谭贵清——中国当代十大巨擘献礼全国两会
- 02-06中国古代书画名迹的著录
- 02-06禅画与文人画的区别
- 02-06周昉《簪花仕女图》为唐代孤本反映仕女形象特征
- 20712℃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0446℃书法与乐趣
- 9121℃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780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6523℃漫谈故宫藏晋唐宋元书法名画
- 6167℃楷书卢中南
- 5796℃书法(行草)歌
- 5647℃我国邮票上的书法艺术
- 5571℃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 5401℃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09-26苏州园林书法略说
- 09-24揭姓历代书家
- 09-21帖学五人谈
- 09-19历届兰亭书法节回顾
- 09-19古代绍兴书家概述
- 09-17现代书法今昔谈
- 09-13论法帖中的避讳现象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