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一、书法与文学在创作途径上的关系
被称为中国艺术瑰宝的"书法"和"文学"有相通之处。书法和文学艺术虽然分属两个范畴,但就创作途径而言,书法和文学都是通过"字"作为创作载体的艺术,"字"的结构和含义,是 书法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和文学用"字"作为载体,共同传递着不同 的理念和感受。书法是以一种视觉美来展示一种神韵、一种心境;而文学是用内容来反映一种思 想、一种观念。一个通过"字"的结构表现美,一个通过"字"的含义表达美,但二者在创作主旨、风格、法度、结构、艺术手法等方面都具有相通之处,二者都通过笔墨表达作者所思所感, 因而在传递美的同时,也具有教化的实用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书法帮助文学作品充满厚 重或灵动的美感,文学帮助书法日益完善深刻。都是通过笔墨描摹物象,表达作者所思所感。在 古代,写字称为"书"。就是说字要像我们心中对于自然界物象的把握和理解,反映作者思想和 情感的起伏变化,进而将字的书写升华到艺术的境地而成为审美的对象。书法作品不是简单的对 自然界物象的描画,而是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让情景得以交融,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 主张:人如愉快时,面呈笑容,如悲伤时则痛哭,这些内心的自然情感可以通过书法进行淋漓尽 致的体现。
二、书法和文学在创作主旨、内容、风格上的关系
在创作主旨、内容、风格上,书法和文学作品的相通的部分最为直接。都是通过艺术创作, 让人们了解大千世界,书法和文学都把握了人生真境实相,体现了茫茫宇宙、渺渺人生的诸多感慨,饱含了无可言传的情结、无可表达的深思、无可解答的微妙,夹杂着作者的人生体验、所思所感,因而具有浓烈的人文色彩。当然,不同创作主体所反映的自然界物象,直抒胸臆的感叹, 必然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通常,杰出的书法和文学作品能够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具备个人风格特色,能引起审美者的内心共鸣,从而流芳百世。
三、书法和文学在作品整体立意和构思上的关系
对书法和文学而言,作品整体立意和构思都非常关键。晋卫夫人曾在《笔阵图》中说,意在 笔后者败,意在笔前者胜。王羲之在《书论》中也进一步强调,凡书贵乎深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末作之始,结思成矣。这些都充分说明,书法下笔之前要经过深入地思考,只有成竹胸,才能下笔有神,达到高妙的境蜀。文学作品也是同样,需要经过精心审慎的构思,才能使描摹的物象清朗生动,使表达的思想深厚隽永,使作品充满艺术的温情和智慧的光茫。认真的构思,对于书法和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有重要的意义。比如,书法的用笔、结体、章法,诗歌的见景生情 、因物起兴,都有一个表现手法的取舍问题。就创作的过程而言,好的书法和文学作品,都需经过艰苦而漫长的构思、准备,绝不是一挥而就的。立意的过程是作者本人酝酿思考的过程,这一 过程对书法和文学作品的成功非常关键。
四、书法和文学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的关系
此外,书法作为一个艺术类别,表现方法和技巧也非常重要。首先必须掌握一定的法度,要有基本的执笔、运笔、结构、章法。其次,书写的字的点线笔画必须构筑出字的骨、筋、肉、血 ,充满生命的灵动感和生命的节奏感。就艺术表现手法而言,这两点对于文学作品也同样重要。山水、草木、鸟兽、人文都是有生命力的物象,好的文章在笔墨挥洒处固然倾注了作者的热情,但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写作方法,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都是文学家心思所在。杜甫曾说"语不 惊人死不休",就说明了文学创作要讲究用词的精妙。前人言,书道之妙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但书法要表现神采,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原则,这就像文学作品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原则来实现一样。一味追求神采而不讲究法度对于书法和文学的艺术表现都将有大的影响。再有,就 艺术表现的手法而言,好的书法和文学作品都做到了全与粹、虚与实的完美结合。荀子在《乐论》中说,不全不粹不谓之美。全,就是孟子所说的"充实之美",是"实"的。粹,就是"去粗取精",是"虚"的。同时,书法的写"字",不仅要考虑到字的笔画,还必须考虑字的笔画间 隔留白,空白也是书法美的组成部分。这就像好的文学作品总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而读起来 才更耐人寻味。 五、古代的书法、文学巨匠: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名人骚客既是文学巨匠又是书法名家。如:
1:苏东坡
苏东坡是北宋大文豪,博学多才。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上的造诣是有目共睹。而东坡居士在书法上的成就在书史上也是很高的:位于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首位。他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东坡绝大部分的书法是相当平实、朴素的;外形左低右高、较为整齐,却有一股汪洋浩大的 气息,独成一体,就象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他偶露一下手笔的"黄州寒食帖" 就已惊天动地了。 代表作品:《黄州寒食帖》、《奉别帖》、《李白仙诗帖》、《啜茶帖》等。
2:黄庭坚
黄庭坚(1045 ~ 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四年 ( 1067 )进士。出自苏轼门下而与轼齐名,世称"苏黄"。与秦观、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诗,存诗约 1600 首,其中不少反映现实、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知名的有《流民叹》、《上大蒙笼》等。更多的是写景抒怀、赠答题识之作,这类诗最能体 现黄庭坚的艺术特色,如《题竹石牧牛》、《登快阁》、《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等,历来为人赞赏。黄庭坚诗讲究锻字炼句,力求翻新出奇,形成瘦硬峭拔的风格。黄庭坚词今存180余首,多写恋情。黄庭坚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风格有类其诗,以侧险取势,瘦硬奇倔。与苏轼、蔡 襄、米芾并称书法"宋四家"。书迹今存《华严疏》、《松风阁诗》、草书《廉颇蔺相如传》等。 著作有《山谷集》,自选诗文集《山谷精华录》、词集《山谷琴趣外篇》。另有诗文集《豫章先生文集》30 卷,《四部丛刊》本;诗赋集《山谷全集》39卷。
3:李白
唐朝大诗人--李白,有"诗仙"之美誉,其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历代为世人称颂,文学上的造诣非同一般。而唐朝,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名人辈出、大多博学多才。那时的李白不仅仅以诗出名,同时,他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大书法家,风格自成一体,很有特色。
- 上一篇:谈中国书法的三性与三境
- 下一篇:书法:困兽之斗或凤凰涅槃
猜你喜欢
- 2015-03-17 邱振中:探索书法的可能性
- 2015-03-16 林语堂: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
- 2015-03-15 弘一法师书法印章文稿欣赏
- 2015-03-15 于右任书法作品流传广 拍卖市场伪作多
- 2015-03-15 180米书法长卷600万起拍
- 2015-03-15 桂林举办2011年桂林•首尔中韩书法作品交流展
- 2015-03-15 “翰墨春秋美术书法展”在济南举行
- 2015-03-15 中国印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在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开幕
- 2015-03-15 王卫军书法展在艺加美术馆开幕
- 2015-03-13 拍场于右任对联揭伪
- 搜索
-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03-04冯钟云:笔墨之中的灵韵与自由意志
- 03-02章庭钰——中国画坛十大巨擘献礼两会
- 02-10谭贵清——中国当代十大巨擘献礼全国两会
- 02-06中国古代书画名迹的著录
- 02-06禅画与文人画的区别
- 02-06周昉《簪花仕女图》为唐代孤本反映仕女形象特征
- 20712℃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0446℃书法与乐趣
- 9121℃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780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6523℃漫谈故宫藏晋唐宋元书法名画
- 6167℃楷书卢中南
- 5796℃书法(行草)歌
- 5647℃我国邮票上的书法艺术
- 5571℃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 5401℃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09-26苏州园林书法略说
- 09-24揭姓历代书家
- 09-21帖学五人谈
- 09-19历届兰亭书法节回顾
- 09-19古代绍兴书家概述
- 09-17现代书法今昔谈
- 09-13论法帖中的避讳现象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