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三千世界,一切有情:读李晓松的山水画境

兰亭书童 2014-02-03 软笔书论 评论
画家李晓松的心性与大自然是异常接近的,他热爱画画,为艺术而生,更以艺术为生命中最终追寻的目标而不停地行进着。时间在他手中不是捧也捧不住的流沙,让人遗憾焦虑。时间对于他似乎是仁慈而舒缓的,慢慢地在他的手心里、指尖上缓缓流淌,婉转悠然。所以李晓松总是从容的,他和其他文字工作者一样,一天中精神最饱满的时间是晚上,在沉静的夜晚中,在万籁俱寂的时空里,他才能释放出内心对生命最深沉的感悟,以笔墨为桥梁架构出理想中的伊甸园。

  他画的是自然界的山山水水,但又不知是何山何水,他画的是自己胸中的丘壑。他用笔墨山水搭建了一座属于他自己的世外桃源,这世外桃源荒寒孤寂,没有一人,即使有些微动物点缀其中也是或立、或卧似有似无,宁静安详。

  在传统山水画中,一般都会有房屋人物点缀其中,虽然落墨很少,但属于非常重要的“点睛之笔”,这一般都是文人墨客寄情山水之中的一种写意表达。但是纵览超过十幅以上李晓松的山水画,你会首先发现一个很奇妙的细节,那就是在这些山水画中,可能有房屋、有茅亭、有扁舟、有动物甚或是有像佛菩萨一样的“参悟者”,但就是没有像人一样的“真的人”,这真像一个奇妙的寓言故事,隐含了这个虚拟世界创造者的精神深处的某种特别寓意。

  这代表了什么?我们不禁会努力扩大自己的想象力:这虚拟世界创造者的精神世界是拒绝“人”的吗?如果拒绝为什么又会有房屋、有茅亭、扁舟……抛却这些具体细节看画面整体,晓松的山水画荒寒但不萧索,静谧但不冷漠,它是苍茫滋润的,充满了“人情味”。你看那静立在山间小道中的的小羊、趴在屋外闲适的小黑狗,还有停靠在岸边的扁舟,他们是在等待主人的到来吗?他们的主人一定就在深山深处的某个地方在做着什么吧?……

  欣赏晓松山水的大部分山水作品,你会发现在大面积积墨的空当会隐隐露出神秘的“天光”,这“天光”不是具象的,而是艺术家在整体积墨的间隙空出的“留白”,这是一种视觉错觉,让你错以为这“光”像“天光”一样,冲破暗夜,给画面带来一丝希望和光明。这“光”带有某种人性色彩,与偶尔穿插在画面中的房屋、茅亭、动物……构成了画面的“眼”,这是一条流动着的“眼”,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使画面更加具有生机,像点缀在高山上的宝石具备了生命一般,璀璨夺目。这是隐含的而不是显而易见外在的表现。

  

点击浏览下一页

李晓松山水作品《松冷日瞑》

点击浏览下一页

李晓松山水作品《山光弄烟翠》


Tags:画境   有情   山水   世界   李晓松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