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右军书记》236帖录王羲之帖文云:“羲之白,雾气,足下各何如?长素转佳,甚耿耿!”从帖文看,似对“雾气”有所戒备,有提醒对方注意之意。此“雾气”在晋人书简起首语中的用法比较奇特,因为“雾气”不属尺牍常用的四时景候语词,如“差凉,君可不?”(《淳化阁帖》所收)、“严寒,足下何如?”(同上)之类,其意应实有所指。再检传世墨迹本《得示帖》云:“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羲之顿首。”前帖言“雾气”,后帖言“触雾”,其意向来无解。
按,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卷十三云:“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不欲冒之。”葛所忌禁的“大雾”大约与王帖所言者同。为何如此?据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酒条云:“昔三人晨行触雾,一人健、一人病、一人死,健者饮酒,病者食粥,死者空腹,此酒势辟恶胜于作食。”(见《证类本草》卷二十五) 看来“触雾”在当时人的心目中确实有害健康,不仅如此,在葛洪《肘后方》中还有专门为不得已“触雾”出行人准备的“度瘴散”和裴氏“五毒神膏”,前者能“辟毒,诸恶气,冒雾行尤宜服之。”(卷二)后者“夜行及病冒雾露,皆以涂人身中。”(卷八)
由此可见,当时有忌禁“晨行触雾”的习俗,至于“雾”气为何令人生畏?大概如上引所记,与古人相信“雾”中有“瘴”气有关,而解决方法似乎主要就是喝一点酒,或者服用避瘴的药物。
- 上一篇:刘恒:初次投稿要和传统拉近距离
- 下一篇:洪厚甜:以专业的意识和的基础学习书法
猜你喜欢
- 2015-03-17 嘉德秋拍古画巨制迭出
- 2015-03-15 巨制迭出 嘉德2010秋拍下月开槌
- 2015-03-15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到底值几个亿
- 2015-03-15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拍出3.08亿元人民币
- 2015-03-15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拍出3.08亿元人民币
- 2015-03-15 盘点亿元书画:王羲之《平安帖》拍出3亿
- 2015-03-15 王羲之《平安帖》惹争议 唐摹本或明摹本?
- 2015-03-15 高古摹本《平安帖》创“最贵单字”纪录
- 2015-03-15 今年秋拍“谁”最火?
- 2015-03-15 中国书画过亿作品已有十余件
- 搜索
-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03-04冯钟云:笔墨之中的灵韵与自由意志
- 03-02章庭钰——中国画坛十大巨擘献礼两会
- 02-10谭贵清——中国当代十大巨擘献礼全国两会
- 02-06中国古代书画名迹的著录
- 02-06禅画与文人画的区别
- 02-06周昉《簪花仕女图》为唐代孤本反映仕女形象特征
- 20712℃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0446℃书法与乐趣
- 9121℃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780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6523℃漫谈故宫藏晋唐宋元书法名画
- 6167℃楷书卢中南
- 5796℃书法(行草)歌
- 5647℃我国邮票上的书法艺术
- 5571℃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 5401℃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09-26苏州园林书法略说
- 09-24揭姓历代书家
- 09-21帖学五人谈
- 09-19历届兰亭书法节回顾
- 09-19古代绍兴书家概述
- 09-17现代书法今昔谈
- 09-13论法帖中的避讳现象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