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今人谈论书法,常以书论书,不及左右,我以为痼疾也。翻阅典籍,历数名家大师,我却常常更为书家之文化与文学修养所倾倒。且不说“苏、黄、米、蔡”之文学造诣,单以“书圣”王羲之来看,其思想与文化之博大精深,其文学之精耕细作,实在是令我们汗颜的!
一篇《兰亭序》,贯穿古今,雄峙天下,书家眼中却只见书法,而不见思想与文学,此真可谓一叶障目也!谁都知道,兰亭当天相聚的可是国家顶级军政高官谢安、孙绰等41位当朝名流,真是高官云集,群贤毕至,可王羲之笔锋一转,却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又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王羲之感慨人与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感慨有的人“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感慨死生之大事,生命之长短,光阴之飞逝。短短324个字,神态自若,超凡脱俗,字字珠玑,文风清秀,隽永!更值得称道的是,文中饱含着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与探求,使这一兰亭雅集有了超然物外的深广的内涵与思想。
我不由得试想今天,倘若也有这样一次聚会,那又该何等不同!这样的序言如果不把那些达官名宦个个吹嘘一番,至少也要把如此名流好好罗列一遍,当然也就更不要提什么精神与思想了!拍马屁唯恐还来不及,哪有时间进入内心,想及生死之无常,时光之虚无?
这不由得不令人感叹!王羲之,这个出身东晋“王谢”名门的贵胄公子,这个曾经“袒腹东床”,16岁即被太尉郗鉴相中的“东床快婿”,其身世自然非同寻常。其父王旷,历官淮南丹阳太守、会稽内史。伯父王导,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出将入相,官至太傅。还有一个伯父王敦,那也是赫赫有名之辈。
正如唐太宗对朝臣所言:“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倘若没有真知灼见,没有深厚之文学浸润,王羲之又何能有此卓识与洞见?可见,文才绝不是书法的附庸与点缀,而恰恰是书法之母,书法之根。
到如今,毛笔的用途已经日益萎缩,当它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被我们继承与发扬光大时,我们却早已忘记了古人对待书法的谦和与智慧,恨不得把书法作为人生之要义、经国之伟业!于是乎,书法成了一项专业技能,成了一种显摆与营生,成了明争暗斗的名利场,成了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的任人肢解的工具,甚而成了一棵摇钱树,翻手为名,覆手为利。眼目所及,除了书法还是书法,文章没了,文才更是罕见。大都为练字而练字,为线条而线条,只见笔墨,不见文学,不见精神,到处是不学无术的无知的“书法家”。书法背后的那个大大的人不见了,修养与情操不见了,精神与思想更是不见踪迹!这便是可悲的今天的书坛,乌烟瘴气,鱼龙混杂,令人徒生厌倦耳!
- 上一篇:论书法发展中“破”与“立”的关系
- 下一篇:写字要有“格”讲“规矩”
猜你喜欢
- 2015-03-17 邱振中:探索书法的可能性
- 2015-03-17 厦门最大水晶石:重达200多斤 开价130万
- 2015-03-16 林语堂: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
- 2015-03-15 弘一法师书法印章文稿欣赏
- 2015-03-15 于右任书法作品流传广 拍卖市场伪作多
- 2015-03-15 180米书法长卷600万起拍
- 2015-03-15 桂林举办2011年桂林•首尔中韩书法作品交流展
- 2015-03-15 “翰墨春秋美术书法展”在济南举行
- 2015-03-15 中国印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在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开幕
- 2015-03-15 王卫军书法展在艺加美术馆开幕
- 搜索
-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03-04冯钟云:笔墨之中的灵韵与自由意志
- 03-02章庭钰——中国画坛十大巨擘献礼两会
- 02-10谭贵清——中国当代十大巨擘献礼全国两会
- 02-06中国古代书画名迹的著录
- 02-06禅画与文人画的区别
- 02-06周昉《簪花仕女图》为唐代孤本反映仕女形象特征
- 20712℃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0446℃书法与乐趣
- 9121℃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780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6523℃漫谈故宫藏晋唐宋元书法名画
- 6167℃楷书卢中南
- 5796℃书法(行草)歌
- 5647℃我国邮票上的书法艺术
- 5571℃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 5401℃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09-26苏州园林书法略说
- 09-24揭姓历代书家
- 09-21帖学五人谈
- 09-19历届兰亭书法节回顾
- 09-19古代绍兴书家概述
- 09-17现代书法今昔谈
- 09-13论法帖中的避讳现象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