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习书随笔
-
张大千:厨艺在丹青之上 四海为家求“真”味
自古以来,美食很大一部分是靠名人、文人墨客推动的,这在民国时代表现得更为突出。日前,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美食作家二毛的新作 《民国吃家》,是一部关于美食的故国风情录。二毛,原名牟真理,八十年代莽 ......
2014-03-04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24 ℃ 0 -
宋徽宗绘《瑞鹤图》 望安定朝廷内外人心
图为北宋赵佶《瑞鹤图》局部,画心纵51厘米,横138.2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2014-03-03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28 ℃ 0
宋徽宗,名赵佶,号宣和主人,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他留存至今的画作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御笔画”,一种是“御题画”,前 ...... -
明宣宗行乐图:古代皇帝爱打“高尔夫”?
《明宣宗行乐图》局部,捶丸
2014-02-28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55 ℃ 0
《明宣宗行乐图》局部,捶丸
《明宣宗行乐图》局部,捶丸
这是《明宣宗行乐图》,描绘了明宣宗的游乐活动,是明代一幅传世的宫廷画作,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图中 ...... -
现代艺术展品“失踪” 原是被当垃圾扔掉
由纸板、报纸和撒在地上的饼干组成的艺术品被清洁工当成了“垃圾”
2014-02-21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66 ℃ 0
据外媒20日报道,意大利城市巴瑞的一个现代艺术展19日开幕时发现数件展品“失踪”,结果发现这些艺术品是被清洁工当垃圾扔掉。
...... -
宋美龄当年或曾想拜溥心畬为师学画
宋美龄当年或曾想拜溥心畬为师学画
2014-02-18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173 ℃ 0
溥心畬一生经历并不复杂,在艺术创作上,却有许多独到之处。很重要的一项便是溥心畬对书画用笔非常讲究。启功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先生好用小笔写字,自己请笔 ...... -
张大千宴客的食单犹如艺术品
《民国吃家》 二毛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2014-02-18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44 ℃ 0
自古以来,美食很大一部分是靠名人、靠文人墨客、靠民间推动的,这一点在民国时代表现得更为突出。《民国吃家》是一部关于美食的故国风情录,它从美 ...... -
雍正行乐图册:四爷竟穿西洋服饰
雍正的西洋装扮
2014-02-18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38 ℃ 0
雍正化作西方人的“打虎图”
雍正是一位勤政的帝王,工作之余的闲暇,他喜欢让画家们给自己绘制画像,这其中,尤其以行乐图的数量居多。
为了丰富雍正的宫廷生活,画家们不遗 ...... -
水浒传戴宗的神奇"甲马":古代多用于祭奠
《水浒传》有个戴院长,戴院长就是神行太保戴宗,该同学有特异功能,会神行大法。若要急着赶路,要飞报军情,把两个甲马拴在两腿上,日行500里;把四个甲马拴在两腿上,日行800里。
2014-02-18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32 ℃ 0
其实老戴的速度,比 ...... -
日本天价艺术品抢购启示录
梵高 《花瓶与15朵向日葵》 764×592厘米 布面油画
2014-02-17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30 ℃ 0
今天,当我们谈及华人在海外抢购中国艺术品时,常常会提及20世纪日本高价抢购西方艺术品的热潮。那么,日本当年抢购西方艺术品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 ...... -
专家:元宵节就是中国古时的“情人节”
2014年元宵节巧遇西方情人节。民俗专家认为,从诗、歌、戏、民俗上来看,元宵节就是我国古时的“情人节”,而2014年元宵节则是两个情人节的难得邂逅。
2014-02-14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36 ℃ 0
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彩灯艺术专业委员会 ...... -
失恋博物馆:收藏世界各地的各种爱情"遗物"
这几件衣物的捐赠者分别来自克罗地亚、美国、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埃及和南非,表达了不同地域的人经历了同样的失恋之痛。 张智勇摄
2014-02-14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43 ℃ 0
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的莎拉在参观时触景伤情,泪水涌来。 张智勇摄 ...... -
20年中国文物拍卖记忆:那些人那些事
从1992年首场北京国际拍卖会开始,20年来,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由小到大,从没有经验到初步走上规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贡献。
2014-02-13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18 ℃ 0
第一次拍卖高潮 ...... -
无臂画家嘴咬画笔创作 健全妻子帮丈夫采风写生
皴擦点染、泼墨淋漓……在松江文化馆内,一位画家正在宣纸前倾力创作。随着画笔所到之处,画面也跃然呈现。然而画案前的人,并非用手挥毫,而是咬着笔在作画。
2014-02-1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22 ℃ 0
因为童年事故而失去双臂的杨杰,是远近闻 ...... -
牧溪的《六柿图》:被忽视画作在日本奉为国宝
牧溪的《六柿图》
2014-02-11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34 ℃ 0
南宋画家牧溪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擅长画山水、蔬果、和大写意破墨僧道人物,从这张《六柿图》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六个柿子随机的摆设,用在每个柿子上不同的笔墨、虚实、阴阳、粗细 ...... -
四大名著的元宵节:"水浒"中多打打杀杀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历来文学作品中,有关这一节日的描述难以计数,四大名著中就不乏其例。
2014-02-10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23 ℃ 0
《红楼梦》中有多处描写元宵节的场景。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就有两处写到 ...... -
绘画是不会过时的
最近有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在一个讲座上宣称:“绘画已经过时了,”因此自己也“从来不办画展”;绘画给人欣赏的观点“在西方不到200年”。他告诫年轻人,“不要把最美好的时光耗在这个上面了”。(《美术报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16 ℃ 0 -
人品与书品札记
□黄寿耀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47 ℃ 0
“颜公忠义之节皎如日月,其为人尊严刚劲,像其笔画。”欧阳修《集古录》中比较早就提及人品与书品的关系,对颜真卿人书合一推崇备至。但宋代论书还是多强调修养范围,到了明代之后,评书论人时才 ...... -
郁达夫:生怕情多累美人
□许宏泉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38 ℃ 0
一
郁达夫是一位让人怀念的诗人和作家。
某年,无意在电视上见到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春风沉醉的夜晚》,外景是在徽州的郡城歙县,油然而生亲切之感。郁达夫倒是真的来过徽州并留下 ...... -
大画与大画家
眼下,喜欢画大画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四尺、六尺已是家常便饭,八尺、丈二匹犹嫌不过瘾,动辄十数米、数十米、上百米、上千米……以致众多评论家惊呼“中国画已进入大画的时代”。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31 ℃ 0 -
书法家,请远离【骈文】
最近,古老的“骈体文”在中国似乎又开始吃香走红,不仅中小媒体对其青睐有加,甚至某国家级大报也开设“百城赋”专栏,邀请各城镇纷纷献“赋”,连篇累牍,引以为荣。去年京城更有《××辞赋》创刊,专门登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52 ℃ 0 -
无所不师,无所必师
无所不师,无所必师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65 ℃ 0
———兼谈学习的三种方式
学习传统或借鉴他人,一般有三种方式。其一是专师一家;其二是广师百家;其三是无所不师,无所必师。
第一类如王原祁,他在《麓台题画稿》中说:“余… ...... -
从巾帼腕底看时代芳华
本报讯(特约记者彭利铭)为迎接国际三八妇女节,由北京画院主办的“时代芳华———中国女艺术家系列作品展”,于3月4日至1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北京画院将从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开始,相继推出一系列的女艺术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26 ℃ 0 -
有感于书画家从“案头”到“墙头”
□杨宇全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32 ℃ 0
棋琴书画作为古时“秀才四艺”,本是文人墨客陶冶性情、相互酬答的交流手段,书画艺术更是旧时文人涵养德行、自娱自乐、把玩清赏的雅兴之举。在过去应该说属于小众的“圈子艺术”。然而,时过境迁 ...... -
求异与认同
求异与认同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35 ℃ 0
——从第23届亚洲国际美术作品展看亚洲当代艺术
■左正尧
21世纪,全球化深刻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意味着亚洲与西方将共同面对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以及不可预知的未来。亚洲艺术家联 ...... -
今天的国画缺点什么?
读林逸鹏《中国画的新精神》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46 ℃ 0
■亚子
好像很久没有读像林逸鹏这样有激情的文章了。从“废纸论”到“新精神”,如何面对曾经被批得体无完肤的中国画繁荣与反思?如何树立一种新的精神?应该说,林逸鹏近日在《 ......
- 搜索
-
- 04-10艺术如何不老
- 03-30推荐诗集《回眸》方成义 著
- 03-11重庆奉节现三峡库区最老“造纸坊” [组图]
- 03-11全国人大代表杨娟娟:建议将新化安化茶马古道列入世遗申报
- 03-11内蒙古8世纪-10世纪古墓群为蒙古皇族葬俗起源提供考古实证
- 02-03金农郑燮带动扬州八怪整体价格
- 08-23胡兰成曾称三生石上只有张爱玲名字:终究要等她
- 08-14《来自星星的你》道具发簪成文物
- 08-14张学良亲笔签署公文曝光:85年前奉天改辽宁
- 08-14夏日炎炎话藏扇:文人雅趣拍场俏 图
- 6682℃台湾画家谢坤山的人生
- 5673℃学“草”先通“楷”
- 5285℃中国书法结体原则感悟
- 5141℃“书”无十年功
- 4451℃线条:中国书法的基因
- 4432℃学习与欣赏书法的三重境界
- 3507℃汉字·唐诗·书法
- 3444℃中国书法存在价值初步探
- 3440℃书法称不上最高艺术
- 3147℃致全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的一封信
- 04-10艺术如何不老
- 03-30推荐诗集《回眸》方成义 著
- 08-18让书法架起一座桥——怀念著名书法艺术家王渊华先生
- 07-24细节——九届国展随谈
- 07-24如何面对丧失文化身份的中国书法
- 07-24“主题”书法的发展与流弊——从写到画、到做、到俗(下)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