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人物 > 当代人物 / 正文

艺术的叛逆者 —— 刘海粟

shxw 2008-02-26 当代人物 评论

    刘海粟先生是常州人,是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一生坎坷,但笃志于艺术的教育和创新,尤其在艺术的创新上,显现出他的独立精神,他常常把自己比作“艺术的叛徒”!

    刘海粟出生在一个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一个新学与旧学交替和变革的时期,这也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内困外患、民族的自信心备受质疑的动荡阶段。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的每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没有一个不对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以及由此导致新旧文化的变革进行反思和探究的。

    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是激进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人们怀着救国救难的想法,有的漂洋过海,弃医从文,从改变国民的思想来挽救中国;有的弃笔请缨,通过推翻腐朽的封建帝制来救民于水火。因此,在国内,无论在政治体制上,还是在文化领域中,掀起了一场场革命性的运动,他们是革命的!所有的一切就是弃旧图新。

    刘海粟先生就是在这样革命的年代里成长并最终成为一代巨匠的!中国的封建文化到了清代末年确实显现出它的腐朽来,主要是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不能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从放眼世界的角度来促进自己文化的发展,因此,“新儒”们力主“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善怀疑,善寻问”,“力求真是真非之所存”(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所以,发展到后来,也就出现了“打倒孔家店”等这样的过激行为。而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绘画自“四王”以来也走向了穷途末路,画家们终日伏案摹仿前人的画派,或者互相借稿仿摹以为是研究,甚至近亲繁殖,不注重写生,所以也就全失真美。刘海粟先生在激进的文化思想熏染下,窥探到了中国绘画中自身发展的致命性问题,如不放眼世界,兼容并包,中国绘画很难有发展,他认为:“艺术是时代的结晶,表现一个时代的精神,代表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凡是一个民族的强盛,一定先经过一番艺术的运动”(《艺术的革命观》),而作为一个研究艺术的人,就要明了“我们应该具有革命的思想,追求一条新路出来,非另外创造,就不配做一个现代的艺术家”(《艺术的革命观》),为此,他身先士卒,要做“艺术的叛徒”,强调艺术的生命力,注重写生,对真善的追求,于是,在上海开办学校,第一个启用“裸体模特儿”,在封建伦理道德面前他是一个革命的“勇士”,是一个十足的“叛徒”,尽管,受到官方“卫道士”们的打压和迫害,但他仍然坚持真理,为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不过,刘海粟先生在对待传统文化时的态度上是属于改良派的。他没有一味地打倒传统,尽管重视“西学”,以此来刺激和促进本国艺术的发展和变革,但他意识到传统文化中精髓的重要性,学习西方的最终目的是发展本国的艺术,照搬是不行的!他采取了剔除糟粕,存其精华的做法,他不止一次地提到南朝谢赫《古画品录》中的“六法论”,强调“意在笔先”、“气韵生动”,即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气韵、风骨的重视,在绘画上,无论哪门哪派,在对“气韵生动”这一要求上是相通的,如果没有“气韵”,就没有味道,就等同于“照相”,一无生机和活力,画画主要是体现作者的心灵和情感!因而,对待西洋文化也是批判的吸收,在学习西画对现实写生的作用时,强调作者的“应目会心”,不必刻意的描摹,他把西方绘画所强调的写实与技巧和中国绘画中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巧妙地融合起来,强调“气韵生动”源自于对景写实,源自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源自于对生活的体验,是技巧和心领神会的双重结合,是“以形写神”,把中西关系归结为“形神”的契合!因此刘海粟先生“十上黄山”,把黄山比作“师友”,把“造化”、“生活”、“创作”的关系紧密地联系了起来!通过对黄山的写生,形成了自己对黄山的理解,形成了自己心中的黄山,最后,发于灵台,成于笔下,跃然纸上!他是个倡导者,同时也是个实践者!他反对那种“一半是西洋画,一半是中国画,硬拿来拼凑”,强调“让二者不同程度的精神结合起来,在表现技法和构成画意上应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应该注入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气质”(《谈油画艺术》)!

    而在历史上,中国画同样注重对自然和生活的写实,由此来反映自己对社会、人生的领悟和感发,即所谓的“触景生情”、“状物抒情”,如诗词中的“诗言志”,绘画中的“悟对神通”,只是到了后来,绘画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朝廷的控制、利欲的驱使,不注重对个体的精神的感发,使艺术走向了死胡同。

    所以,刘海粟先生特别注重对个性生命的讴歌,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尤其强调艺术的“无功利”,从这一点来讲,他同样是个“叛徒”!

    中国人的“学以致用”主要是强调经邦济世,在“家国”同构的社会思想观念的关照下,读书的目的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充满着功利主义色彩!而在刘海粟看来,“艺术之为生命的表现,仿佛妇女怀胎的原因是爱情;假如艺术发生的原因是利欲,正仿佛娼妓一般”(《艺术与生命表白》)!所以,艺术家所表现出的生命就是艺术家人格外显的价值,是灵魂!是情感!那种“纯以功利为计,而忘却艺术家自我生命的表现,这种艺术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与人格》)。

    所以,尽管刘海粟先生在注重西方先进的绘画理念的同时,也注重传统的精神气质,但是其不屈的人格和个性使得其有着惊人的举措,他在保守的“旧儒”们面前是个“叛徒”!在强调艺术的功利性的画家们面前,他同样是个“狂徒”!因此,他目空一切,内心一直充满着一种“刚猛”和“狂热”,“他的艺术血脉中,奔腾着的是‘破坏’的血液,同时也是创造的血液”(徐建融《刘海粟》)!他的这种艺术的创新精神,敢做“艺术的叛徒”的胆识是值得当今艺术家们深思的!尤其是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里,西方的文化理念在格式着每一个角落,这对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文化人,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重振民族的自信心是值得借鉴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在此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才能独立风标于先进文化的行列!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