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篆刻 > 印学杂记 / 正文
秦代篆刻艺术发展简史
印章发展到秦汉时期,印章的刻制使用、文字已日臻完善。还设有专职官员管理印章,各类文献资料记载较多,这给我们了解和考证秦汉印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因此,秦汉时期印章是我国篆刻艺术的鼎盛时期。
秦代篆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政权机构,建立郡县,统一了文字,诏同了法律、货币和度量衡。无论在政治制度,还是在文化建设方面,为中国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秦王朝的建立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官印制度。官印作为秦王朝行使职权的一种凭证,从中央到地方郡县乡亭的各级官吏,都授予官职印。这些官印的制作颁发,专设有少府属官“符节令丞”掌管玺印事务,其用印制度非常严格,私刻、盗用官印是犯罪行为,处罚极为严重。秦朝用印制度规定天子的印称“玺”,用玉做成, 故秦朝始将“ 鉨 ”变“玺”,从“玉”部。臣下用印只能称“印”。卫宏《汉旧仪》卷上记载“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这就说明秦代官印的等级区别是很严格的。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秦代的印文,为小篆,小篆亦称“秦篆。为丞相李斯等根据大篆改革而成。当时秦王朝统一后,面临“言语异声,文字异彩”的情况下进行了文字改革。许慎《说文解字》载:“奏请同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后由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小篆自秦代入印后,至今二千二百多年一直为治印者沿用下来。
秦代的官印比较统一,一般采用方形,大约2-3厘米见方。大多是鼻纽(如图19)印章的设计布局为“田”字格,每格一字,(如图20),官位较低的官员用印只有田字格官印的一半,当时称之为“半通印”,它的布局为“日”字格(如图21)。清桂馥在《札记?少内印》记述秦印时云:“仓库诸官印皆长而小,下吏卑职不得用径寸方印也。”由此可见,秦代官印在尺寸大小有严格的规定,也显示了森严的等级。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秦代的私印,大小基本上与“半通印”差不多,也加界格(如图22),但私印的表现手法较官印要丰富,形式也多样,除姓名印外,有吉语印、肖形印,形状有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等。
秦代篆刻比先秦时期篆刻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更趋向成熟,具有典雅而灵动、平整而率意的艺术效果,至今依然为众多的篆刻家所摹仿。
猜你喜欢
- 2015-03-17 黄宾虹先抑后扬的百年艺术之旅
- 2015-03-17 书画艺术品投资将迎来新的转折点
- 2015-03-17 中国在全球艺术市场的份额继续回落
- 2015-03-17 “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图
- 2015-03-17 国博邀网络名人领略中外艺术
- 2015-03-17 “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 2015-03-17 “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图
- 2015-03-17 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2015-03-17 全球顶级收藏家格局发生新变化
- 2015-03-17 新进藏家如何面对火热拍卖行情
- 搜索
-
- 01-28印泥的收藏和使用
- 08-15中国四大名砚简说
- 08-15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二十 许雄志
- 08-13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九 张弓者
- 08-08巴林石玛瑙冻的形成与保养知识
- 08-08端砚著名坑洞有哪些?
- 08-08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八 葛冰华
- 08-05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七 陈国斌
- 08-04端砚名家:陈洪新
- 08-04浅谈篆刻的运刀
- 6855℃篆刻常用章法要领
- 3061℃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一)
- 3032℃印章名称
- 2843℃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二)
- 2838℃民族精神的一种范式:金石精神——篆刻艺术意识形态论
- 2482℃篆刻工具
- 2277℃篆刻刀法
- 1506℃刘源篆刻作品选登
- 1459℃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 1426℃战国朱文官玺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